快訊

9成餘震發生在嶺頂斷層 台大學者指短期內恐震不停…籲注意「3斷層段」

地點選擇有深意?陸政協主席王滬寧將見傅崐萁 兩岸旅遊成焦點

新世代水墨的推湧者

潘信華(右)與在北藝所教的學生洪瑄於展覽上合影。 洪瑄
潘信華(右)與在北藝所教的學生洪瑄於展覽上合影。 洪瑄

就三年吧!

能引導一些好學生,願意為水墨新契機努力也值了!

鄭乃銘 / 專訪

嚴格說,潘信華並沒有那股雄心大志要去革水墨的命!私心裡,他真正想到的是;如果藝術創作的本身要增厚競爭力,最主要的應該得回到根本體質上的認清。所謂的認清,並非指藝術家天賦資質;而是更應當放到藝術家對於媒材的通透認識與理解。因為,唯有對材質本身了解,才更懂得如何掌握及運用材料。這道理似乎很簡單,但長期以來卻未必有人願意把這潘朵拉的盒子給打開。2011-15年,他進入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擔任助理教授,這短短的3年他確確實實「影響」了許多學生;而受他影響且出類拔萃的學生陸續從2015年起受到注意,現在也都是能站在新世代當代水墨的一線藝術家。這股所謂台灣新世代水墨新潮,大大改變了整體環境對待與欣賞水墨的慣性,一直到目前這股當代水墨新勢力,都還沒有被掩沒。

本期《當代藝術推手》欄目,第一次跳出所謂藝術行政體系與產業人士的書寫,讓默默將台灣當代水墨打開新契機的有力推手-潘信華;現身說說箇中因緣。

水墨 從活在山水間也曾走到盡是廟口與老人的畫題

「有一段時間,我其實對水墨的發展感到很悲觀。對你剛剛一開始問及的當代水墨這一塊,我更是有著憂慮」。潘信華一開口,就強烈地把現場氛圍給震懾住。

「我不知道你記不記得?台灣的水墨藝術有一段長達10多年時間都顯得很低落,甚至沒有特別被人、被環境所重視。尤其水墨在大多數的人眼裡,總覺得水墨跟不上時代,也因此1956年「五月畫會」創設,才會有劉國松提出『革筆的命,革中鋒的命』說法,為的也就是想要讓水墨現代化」。「我是在1991年從台北藝術大學畢業,我記得那個時期水墨藝術還依舊蓬勃,但與整體環境還是比較著重在油畫這一塊、當然水墨藝術的佔比還是少」,潘信華說。「水墨藝術的創作者在過去曾經被譏為『活在山水間』,這話聽起來固然刻薄,但多少也是寫實。早期的水墨藝術不受到重視,與水墨所呈現的主體內容確實還是有相對關係。而真要究底,這又與學校的教育有關係」。「水墨的師承性還是相當有所謂體制,你剛剛問我學校是否有要學生臨摹老師作品習制,的確在以前學校是有的。或許也就是在傳統水墨給人既定印象是停留在山水間,因此也才會有另外一股新的聲音出來;要水墨藝術也能呈現現實環境、也能走入生活裡。這個說法一旦有人提出,也真的是有反應到水墨創作的題材表現上。你應該有印象鄉土水墨在90年代蔚為風潮吧?有一陣子台灣水墨幾乎都被老人、廟口…這類鄉土題材給佔據。但是在這個表現裡面,其實還能清楚看到筆墨在工筆環節上的講究」。

三年的時間,如果我能有幸引導一些好的學生,願意為水墨新契機共同努力,我就值得了!

「我要回到你今天來找我的主要關鍵節點訪題上。我自己從學院出來,也非常堅定自己要走創作這條路。因此,我一直抱持著打工的概念來面對所謂的工作。原因很簡單。只有打工,我才能充分掌控時間,也才能把創作的時間給留住。我總覺得,能夠專心畫畫是幸福的事」。「所以,我真真沒想過要進到學校專任!我很擔心一旦接下專任教職,也就相對要負責某程度行政事務,相對我的創作時間會強力被剝奪,這是一點。第二點,我在北藝之前,確實也沒有如此正式教水墨這個課程,我自己很擔心能力是否能完整承受」?潘信華說。

「但幾經考慮,我還是決定接下北藝這個專任教職工作。我想,給我自己三年吧!三年的時間,如果我能有幸引導一些好的學生,願意為水墨的另一個新契機共同努力,那麼我就值得了。畢竟,我自己在這個領域裡,我深知當整個藝術思潮在討論當代藝術即將成為下個世紀中心時,我發現;這裡面竟然沒有人把水墨放到裡面來談!你知道那種感覺既失落但更多的是憂心。因此,如果能開啟學生一個對水墨新的想法、視野、慣性、期待,我覺得;自己應該要去試試」。潘信華說。

不要一心一意只想參加美展 要通透了解每種媒材特質

潘信華很俐落進入核心區。「如果你要我選擇對待學生要從哪個階段開始?我的答案是『大一』。因為,從大一開始教起,等於就一個階段一個階段帶著學生逐漸進入環節,這對學生會是很重要的起始與承續」。「我的習慣是:第一、丟掉慣性,也就是要學生不要心裡始終記掛著要去參加美展比賽,這個用意是要學生拿掉投應美展已經既成模組的框架。第二、我要學生從材料通盤認識起,因為只有對材料特質了解之後,你才會知道如何跨越既定材料給你的設限,接著你才會充分挪用不同材料來為你的創作、你的想法服役。第三、我不僅在課堂上讓學生多看許許多多的圖像檔案,我更著意在研究室塑造豐富的閱讀環境,讓學生在空間裡,能很方便參閱資料。所以,多看;絕對是很重要的。這當中,不僅要訓練學生眼睛多吸收,更要緊的是心要跟著眼睛去動、去想」。

生宣熟宣 上礬上幾次 暈染處處見學問

「以材料來說,我通常在學期的一開始就會去材料店買很多紙,為的是要讓學生實際感受到不同紙質差異性。一般來講,生宣;很洇墨,也就是吸水性、沁水性強,容易產生墨韻。熟宣;不洇墨」。「但是,水墨創作免不了會希望在畫面上營造出暈染效果,除了要選對紙質之外,我也聽過有些藝術家以洗米水、皂水、豆漿水…來增加暈度。當然,還有就是上礬。只是,礬上了太多層,會讓畫面感覺悶,而上礬上得太多次、太厚,日後紙張也會比較脆。因此,我要求學生不能去找現成已經上了礬的紙。我要學生自己來上礬。只有自己操控,也才能掌握自己要呈現的暈染程度」。潘信華說。

「另外,你應該也聽過很多知名水墨藝術家每每都會收購老紙。一般來說,我們總會認為,老紙畫起來溫潤,它不像新紙看起來生澀,好像沒有刪去火氣一般」。

如何讓水墨作品出堆疊厚度 盛上技法來報到

潘信華說「再來,我想跟你解釋一下有些水墨作品為何會出現立體感?你剛剛從圖檔看了一些比較之後,一定會很疑惑水墨如何做到如油彩堆疊的立體感?這其實是來自於『盛上』技法的運用。『盛上』是膠彩畫中會運用到技法,它能讓畫面出現浮凸效果。我再補充一些上礬的功用。上礬,最早可考是源自於唐六如畫譜的記載。所謂三礬九染技法,指的是著色後先上一層膠礬水,形成透明保護膜;再著色。如此反覆再三可造成厚重,也能不攪混底色」。「當學生自己慢慢摸熟經驗,也累積一段經驗值之後,自然就能跨越材料的既定設限,也就懂得如何自由運用材料。這點,我的確很固執要學生能夠搞懂。我的想法是,你要讓水墨能具備高度競爭力,就是要有不同於過去畫水墨的方法。例如,上礬。你希望作品的底景能有厚度,但卻希望畫面的人物能有層序。就可以嘗試在背景上礬,在人物上不上礬」。

教育要有心 才能帶出教導學生的新

潘信華最後語重心長地說。「水墨要走到哪個層級,主要的關鍵是創作者自己。如果,創作者自我排除掉對材質的通透與理解,那很顯然作品也就中規中矩,這也不能說是不對的。但是,年輕世代的水墨要有自己時代視感,取決的重點不該放在主體是什麼內容(編註:別以為拿水墨材質來畫卡漫,就是當代性!);而應該放在創作者如何去開啟/轉換材料本身的多元潛質。這樣的道理,其實都很簡單。只是,如果學校的老師是因襲制規,你也就不能期待學生可否走出自己的天地」。

CANS藝術新聞12月號/2022 299期+當代藝術新聞 12月號/2022 215期
CANS藝術新聞12月號/2022 299期+當代藝術新聞 12月號/2022 215期

延伸閱讀

台北插畫藝術節 巨石強森經紀公司Zenulla首參展受矚目

畫家梁丹丰新北板橋藝文中心特展 百件珍藏首展出

藝術家Makoto Lin與齊柏林的作品開展對話 現正展演中

宜蘭美術館當代女性藝術家展 歌手楊林回鄉展覽感親切

相關新聞

藍是一種想念 也是一份堅持

12月中段,他從上海飛抵台北。停留的時間不到一星期。短短的時間,為的只是在耿畫廊一項有別於過去在畫廊一層主展廳的大陣仗展覽。這項名為【蘇笑柏的藍】欣賞展,籌備時間一點也不匆促,發想時間極長。問題是,疫情三年,人;見面都難,更何況是國際之間的運輸事務,尤其都難以照表操課。展覽作品的運抵時程,完全都脫了序,也完全令人沒有脾氣。因此,這個屬於微型【蘇笑柏的藍】展覽,自然就顯得低調許多。

羅浮宮【物:靜物史】展

2022年秋天,巴黎羅浮宮推出重要專題展,由藝術史學者多荷雷亞克(Laurence Bertrand Dorléac)耗時七年籌備的專題展【物】(Les Choses)(展期至2023年1月23日),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70多個藝術機構和私人收藏的近170件作品,包括繪畫、雕塑、電影、攝影、裝置等不同媒介,嘗試以嶄新觀點詮釋長期以來在學院派藝術中被視為無足輕重的繪畫體裁——靜物,距離上一次巴黎美術館(1952年橘園美術館)舉辦靜物藝術展已有70年之久。

新世代水墨的推湧者

嚴格說,潘信華並沒有那股雄心大志要去革水墨的命!私心裡,他真正想到的是;如果藝術創作的本身要增厚競爭力,最主要的應該得回到根本體質上的認清。所謂的認清,並非指藝術家天賦資質;而是更應當放到藝術家對於媒材的通透認識與理解。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