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告華碩的ACQIS公司來歷為何?專利蟑螂與合法NPE的界線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林宗輝╱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美國德州聯邦陪審團於3月22日裁定,華碩生產銷售的電腦相關硬體零組件侵犯了ACQIS公司的2項專利,必須支付1800萬美元(約新台幣5.7億元)的賠償金。雖然華碩主張這些專利無效,並強調自己並未刻意侵權,但陪審團仍認定專利有效,駁回了華碩的主張。

這些被ACQIS認定侵權產品涉及華碩的筆記型電腦、桌上型電腦、伺服器和主機板等,其中使用的「中央處理器、記憶體及資料安全科技方法」是華碩被認定敗訴的關鍵。華碩在法庭上辯稱這些專利缺乏充分書面說明,主張專利無效,但最終未被採信。華碩表示將提起上訴,捍衛自身權益。

這起案件再次將ACQIS公司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家位於美國德州的科技公司,以其持有大量專利和頻繁發起專利訴訟而聞名。那麼,ACQIS究竟是一家怎樣的公司?

ACQIS公司簡介

ACQIS LLC是一家成立於1998年的美國科技公司,總部位於德州麥金尼市,由電腦科學家William W.Y. Chu博士創辦並擔任CEO。該公司主要業務是持有和授權電腦相關領域的專利技術。

一般來說專利授權公司可以分為兩類:

  • 非實踐型專利授權公司(NPE): NPE不生產或銷售任何產品或服務,其主要業務是通過專利訴訟或授權來獲取收益。
  • 實踐型專利授權公司(PPE): PPE既生產或銷售產品或服務,也通過專利授權來獲取收益。

很明顯的,ACQIS屬於非實踐型專利授權公司。該公司不生產或銷售任何產品或服務,其主要業務是通過專利訴訟或授權來獲取收益。ACQIS的專利組合主要集中在電腦硬體和軟體、半導體、人工智慧、物聯網等高價值的科技領域。ACQIS的訴訟對象往往是知名企業,除了華碩以外,台灣多家電腦設備製造公司都曾被該公司控告過,這些企業的產品和服務具有廣泛的市場影響力。因此,ACQIS對這些企業提起訴訟可以獲得更大的輿論關注,並對其他潛在侵權者起到威懾作用。

ACQIS目前擁有140多項美國及國際專利,涵蓋電腦系統架構、高速互連、模組化設計等多個技術領域。其中包括詳細描述了電腦模組化設計的理念和實現方法的相關關鍵專利。

頻繁發起專利訴訟引發爭議

自2006年起,ACQIS先後起訴了IBM、戴爾、惠普、聯想、Sony等多家科技公司,指控它們生產的伺服器、工作站等產品侵犯專利。這些案件往往曠日持久,訴訟過程複雜,涉及專利有效性、侵權比對等多個方面。

以ACQIS與IBM的專利訴訟為例,該案歷時12年,期間經歷了地區法院初審、聯邦巡迴上訴法院復審等多個階段。2011年陪審團曾認定IBM侵權,判賠4300萬美元;但2014年聯邦巡迴法院推翻了部分裁決,發回重審。類似的反復情形在ACQIS的訴訟中並不鮮見。

ACQIS頻繁發起專利訴訟的行為,引發了外界對其商業模式的質疑。批評者認為,ACQIS是一家典型的"專利蟑螂"(Patent Troll),它不從事實際的生產製造,而是專門利用手中的專利起訴他人牟利。這種做法被認為是對專利制度的濫用,扭曲了專利保護創新的初衷。

在批評者看來,ACQIS通過反覆控告和漫長的法律程序,給被告公司製造麻煩,消耗他們的時間、金錢和精力,迫使他們不得不妥協或和解,藉此獲取高額賠償或授權費。這種"訟棍"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序,也給創新發展蒙上了陰影。

但ACQIS的支持者則認為,批評者對"專利蟑螂"的描述過於簡單化,忽視了專利制度的根本宗旨。專利法的核心目的,就是通過賦予發明人一定期限的排他性權利,來激勵創新,促進技術進步。ACQIS申請和獲得專利的過程完全符合法律規定,它有權對侵犯其合法權益的行為進行追究。

何況在司法實踐中,法院對ACQIS的訴訟請求也並非照單全收。在多起案件中,陪審團或法官會結合技術分析和法律論證,認定ACQIS的部分專利權主張成立,並支持其獲得相應賠償。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ACQIS的專利訴訟並非毫無事實和法律依據。

更重要的是,支持者認為,不能因為少數公司濫用專利制度,就否定整個制度的正當性。專利蟑螂的存在確實值得警惕,但打擊此類行為的關鍵在於完善制度,而非簡單地抹黑專利權人。建立合理的侵權判定標準、完善專利無效審查機制、加強對濫訴行為的懲戒,才是正本清源之道。

專利制度改革的呼聲

ACQIS的案例再次引發了對專利制度的反思。在一些人看來,現行專利制度存在漏洞,容易被某些公司濫用。模糊的權利要求、低質量的專利授權、高昂的訴訟成本,都可能成為濫用制度的誘因。

專利蟑螂之所以能夠泛濫,根源在於制度不完善。這種濫訴行為不僅損害被告利益,也可能抑制真正的創新。中小企業和新創公司面臨訴訟風險,可能不願開發新技術,或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授權條件。長此以往,將損害整體產業的創新動力。

為遏制濫訴,改革呼聲日益高漲。可探討的方向包括:完善專利授權標準,提高授權門檻;最佳化無效審查機制,及時糾正低品質專利;平衡訴訟各方利益,降低被告方舉證責任;加強行業自律,共同抵制專利蟑螂等。

當然,專利制度改革是一個長期、複雜的過程,需要立法、司法、產業等多方協同發力。如何在鼓勵創新和防止濫用之間尋求平衡,考驗著社會各界的智慧。

結語

雖然ACQIS的營利模式完全合法合規,但其案例亦揭示了現行專利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容易被某些公司濫用。專利蟑螂鑽制度空子,藉由訴訟牟利,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ACQIS的故事再次提醒我們,在專利制度的運行中,如何在權衡創新保護和公共利益下遏制濫用訴訟,仍然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在制度和法律層面尋求更加平衡的解決之道。

 

作者:林宗輝
現任:北美智權報資深編輯
學歷:大葉大學
經歷:電子時報半導體資深分析師

MIT Techreview 中文版研究經理

財訊雙周刊撰述委員

美國波士頓Arthur wood 投資顧問公司分析師

延伸閱讀&電子報訂閱連結:

【更多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54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延伸閱讀

全民權證/華碩 選價內外5%

迎AI PC元年 華碩推首台搭載Copilot鍵AI筆電

黃仁勳好忙 輝達GTC現身台達、華碩、雲達等台廠夥伴攤位簽名留念

在華碩伺服器上簽名 輝達黃仁勳力挺華碩MGX 架構AI伺服器

相關新聞

《 TAIPEI AMPA 2024 》 碳中和成永續經營關鍵, 汽機車供應鏈聯手提升綠色競爭力

由Environment環境、Social社會責任、Governance公司治理所組成的“ESG”,被視為是評估一間企業經營的指標,已經開始對全球各種產業產生重大影響。TAIPEI AMPA今(2024)年舉辦ESG永續講堂,邀請領先推動ESG的參展廠商分享實績,協助汽機車零配件及車用電子產業提升綠色核心競爭力。

《 TAIPEI AMPA 2024 》為專利找出海口:在「臺灣專利超級站」發現臺灣專利超級讚!

為讓優秀的專利得獎作品能持續在國內外市場發光發熱,經濟部智慧財產局今年4月於「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 2024) 設置「臺灣專利超級站(讚) Taiwan Patent Go」得獎專利專館,為得獎專利作品拓展新商機。智慧局表示,設置「臺灣專利超級站」目的是讓具有潛力的得獎專利技術藉由專業展進行多元展示及宣傳曝光,推薦給專業買主客群,同時提供面對面洽商媒合的機會,希望透過專利專館平台,促成專利商品化交易及開創市場新商機,達到「臺灣發明,創益無限」(Invent in Taiwan.Create for Business.)目標。除了TAIPEI AMPA 2024外,今年智慧局還會在台灣國際創意禮品文具展、新一代設計展及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等共4個展會設置「臺灣專利超級站」,篩選優良專利作品參與展出。

《 TAIPEI AMPA 2024 》2024年台北車輛三展強化跨產業整合 驅動產業革新

2024年台北國際汽機車零配件展(Taipei AMPA)、台北國際車用電子展(Autotronics Taipei)及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2035 E-Mobility Taiwan)於4月17日至20日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聯合舉行。本屆展會吸引來自全球19個國家、超過1,000家廠商參展,共計2,700個攤位,規模盛大,再創新高。展會不僅呈現臺灣汽機車產業上中下游完整供應鏈實力,更透過資通訊、電子、半導體等異業跨域技術整合,帶動台灣車輛產業加速革新,展現其在全球車輛供應鏈所扮演的關鍵地位。

2023亞太地區私募市場研析

由於總體環境的不確定性,全球多數市場的私募股權交易和出場數量大幅下降,2023 年,亞太地區私募股權基金籌集資金僅 1,000 億美元,為十年來的最低水準,面對嚴峻的市場,投資人紛紛制定新的策略來尋找買家並提高出場估值。

AI工具提示詞寫作的挑戰與應對方案

AI工具的提示詞寫作極具挑戰,需精準描述關鍵細節,以簡練語言驅動AI。由專業提示詞工程師開發的AI工具,會比讓每個人學習寫提示詞更有效率,而這也是實現AI賦能大眾的可行路徑,因此企業主應該要慎重考慮雇用提示詞工程師,以避免在AI浪潮中落於人後。

日本2024/05/01啟用特定發明專利申請案非公開制度

日本將啟用特定發明專利申請案非公開新制:2024年5月1日起提交的日本發明專利申請案,凡屬指定技術領域、可能須經保全審查的日本在地發明案,無論發明人國籍為何,第一案皆須先在日本申請。違反規定的申請人,可能無法在日本取得相關發明專利保護,並可能被課以罰金,甚至被追究刑責。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