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縈

追蹤
共發表2504篇文章

醫療資訊平台爆抄襲 衛福部坦言:有不尊重著作權疑慮

衛福部近期力推「台灣醫療資訊標準大平台」,要整合醫學中心病例,讓民眾看診不用再申請病歷。然而,...

生活

網路成癮背後隱藏心理困擾 醫:憂鬱症高危險族群

一旦網路成癮容易加深跟現實社交脫節,更是憂鬱症的高危險族群。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李龍騰表示,憂...

生活

肝基會走入阿里山篩檢逾300人 6人轉診進一步治療

肝病我國國病,我國每年有7000多人死於肝癌,5000多人死於肝硬化;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肝基...

生活

ChatGPT取代心理諮商 專家:「非語言訊息」恐遭忽略

隨著AI盛行,愈來愈多人日常生活中與ChatGPT密不可分,從記帳、工作輔助,甚至是心事分享,...

生活

醫護薪資透明化 10工會挺修法

健保署擬修訂「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要求特約醫療院所的醫事人員薪資應達一定...

生活

入夏恐現新冠高峰 專家籲長者打疫苗

新冠疫情於去年七月出現一波「死亡高峰」,專家憂心今年夏天,新冠疫情將再掀起一波高峰;根據疾管署...

生活

重大傷病核定通知書 即起手機申請更簡便

重大傷病患者在申請當兵免役、商保理賠、社會福利等項目時,須先取得「重大傷病核定通知書」,過去要...

生活

重大傷病核定書申請不用再跑臨櫃 手機APP10分鐘產出

重大傷病民眾在申請當兵免役、商保理賠、社會福利等常需要申請「重大傷病核定通知書」,以前只能透過...

生活

槓上資方 醫界10工會挺健保特管辦法 盼終止血汗醫療

健保署研擬修「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其中要求醫事機構醫事人員薪資必須符合標...

生活

新冠夏季恐掀新一波流行 專家籲3大族群打疫苗

今天夏季恐怕重演去年夏季的新冠疫情高峰威脅,但長者新冠JN.1疫苗接種量卻不到兩成,有超過9成...

生活

房裡大象要變小象?藥價差成醫院彌補虧損來源 健保署說話了

房間的大象要變小象了?健保給付給醫院的金額,與醫院實際購買的金額一直存在落差,甚至變成彌補醫療...

生活

藥價差被高估? 專家:實際藥費應僅有18%

「藥價差」為現行健保制度下極具爭議的問題之一,健保署給付醫院的價錢與醫院實際採買的金額存在落差...

生活

不能正常進食的依靠 專家揭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挑選指南

中風、癌症等患者治療期間,如因為化療想吐,或是肌肉量還沒有恢復等因素,難以從一般食品中獲得營養...

生活

網購美容針 女肉毒桿菌中毒插管

一名四十多歲女性,網購肉毒桿菌美容針,賣家到府於臉頰、額頭注射針劑,不料引發肌肉無力、全身倦怠...

生活

麻疹病例+4 再增越南境外、2男嬰在診所群聚接觸中鏢

國內上周新增4例麻疹,分別為2名本土、2名境外。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本土2例為先前境外移入...

生活

首例!4旬女網購美容針竟是肉毒桿菌素 中毒插管入住ICU

一名北部40多歲女,3月下旬網購含肉毒桿菌毒素的美容針,並由賣家到府在臉頰額頭注射,3天後發病...

生活

醫界33團體聯合聲明 10理由反對醫事人員薪資保障與公開

健保署研擬修「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其中要求醫事機構醫事人員薪資必須符合標...

生活

醫院個別總額 台大憂「灰犀牛效應」

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於四月一日上路,不少醫院院長對內信心喊話,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將此新制比喻為「灰...

生活

個別醫院總額上路 各醫院且戰且走 憂重症病人湧入

四月一日起,健保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全面上路,台北區醫學中心服務量能大,且為難重症最後一線,被認為...

生活

部立醫院完成碳盤查 15家用電大戶將有深度節電計畫

我國目標2050年目標淨零碳排,為響應綠色醫療,衛福部所屬26家部立醫院去年啟動碳盤查。醫福會...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