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昨立院大亂鬥…女兒問「媽媽妳有沒有受傷?」 王鴻薇淚崩

劉維公/第三波創意經濟

音樂家馬友友。(美聯社)
音樂家馬友友。(美聯社)

劉維公
劉維公
二○一八年八月,音樂家馬友友啟動全球巡演的巴哈計畫(the Bach Project)。巴哈計畫為期兩年,馬友友在六大洲、三十六座城市中演奏六首巴哈(J. S. Bach)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三十六個樂章。

這是一項相當特別的巡演計畫。馬友友精心規畫演出的場地,例如秘魯利馬的瓦卡普加納金字塔遺址(Huaca Pucllana Ruins)、希臘雅典衛城的希羅德.阿提古斯劇場(Odeon of Herodes Atticus)、德國萊比錫的聖尼古拉教堂(Nikolakirche)等。

馬友友深信文化能夠為世界帶來正面改變的力量。在巴哈計畫的官方網站上,他寫下一段話:「文化所帶來的相互理解,在當今分裂的時代裡,可以將我們大家結合成為一個世界,導引我們做出有利於所有物種的政治與經濟決策。我們都是文化人—讓我們探索如何運用文化連結我們,一起合作打造更美好的未來。」

對馬友友而言,巴哈的音樂最能夠展現文化的連結力。聆聽巴哈的音樂,可以產生強烈的同理心,幫助我們將「他人」(them)視為「我群」(us)。在每一座城市的演出,除了音樂會之外,馬友友會與在地傑出的夥伴合作,舉辦主題的文化活動,讓人們認識到文化改變世界的力量。

例如在雅典,一個名為救生艇(Shedia)組織,透過街頭報紙、咖啡館、藝術計畫、地方導覽等方式,提供遊民或被社會排擠者就業工作機會。在雅加達,永續時尚企業SukkhaCitta(意思是幸福)復興印尼傳統服裝製造方式,致力於終結對女性勞工的剝削及推動生態環境保護。

「對於社會所面臨的嚴肅議題,文化人與創意人早已有正面的貢獻。但如果有適當的支持,他們可以做得更多。」這是馬友友為《全球創意經濟的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 in the Global Creative Economy)研究報告所寫文章中的一段文字。馬友友的信心,正是來自於他執行巴哈計畫所得到的驗證。

作為一位長期關心台灣創意經濟發展的觀察者,我認為我們來到第三波的發展時期。第一波是二○○二年政府制定「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美學價值(value)與體驗(experience)成為企業競爭力的基底。

第二波是二○一○年政府設置「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加強投資文化創意產業實施方案」(匡列一百億元新台幣)以及二○一九年成立「文化內容策進院」,內容(content)製作與IP(Intellectual Property)授權成為企業獲利的王道。

第三波是二○二一年聯合國宣布「國際創意經濟的永續發展年」(the 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Year of Creative Econom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影響力(impact)與共造(engagement)成為企業投資的標準。

在第三波創意經濟,使命感是「對」的生意,對人類與地球有正面貢獻的生意。用使命感帶動獲利(profit through purpose),是企業經營者必須身體力行的商業模式。(作者為東吳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馬友友

延伸閱讀

巴黎奧運難民代表隊共36人來自11國 史上規模最大

賴清德第四波內閣名單竄黑馬 聲量「他」最高

賴清德第三波內閣名單揭曉 聲量「他」最高

只做8個月!環境部長薛富盛不留任 520回學校任教

相關新聞

魏國彥/太平島是臍帶,不是盲腸

年初以來即盛傳,蔡英文總統有意到太平島巡視,但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隨著中國海警與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在黃岩島海域衝突升溫,...

葉匡時/人民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

家父在幾個月前過世,身後遺產有限,僅留下一戶位於中和的老舊公寓房,以及在台銀約兩百萬的存款。我們四兄弟姐妹全權委託弟弟處...

周行一/日圓大幅升值的機會小

日圓從一九七○年代初期三六○對一美元的匯率開始升值,到二○二一年初的一○三後開始貶值,到二○二四年四月底跌破一六○,正在...

楊志良/中華民國敗亡中

如果你不喜歡中華民國這四個字,那也就是台灣在敗亡中。

辛翠玲/立陶宛-領頭羊式的歐盟外交先鋒

刻正競選連任的立陶宛總統瑙塞達,在該國媒體詢問台灣問題時,直言不支持我國代表處續以Taiwanese(台灣的/台灣人)命...

葉金川/人口結構與護理人力

台灣現今少子化與高齡化的問題,人口結構出現急劇變化:我出生那年(一九五○年),有四十二萬多新生兒報到,廿四年後的虎年(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