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如果黨國威權體制再現 那麼革命就是義務

NBA/布朗森驟死戰傷退 溜馬連趕2戰淘汰尼克

賴就職演說 如何釋善意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520就職演說備受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當選人賴清德520就職演說備受關注。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五二○即將到來,賴清德作為「少數總統」,其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格外引發外界關注,雖尚不致於一言興邦、一言喪邦,但對兩岸關係,不同方案論述將產生不同影響。

檢視民選總統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可謂皆是始於善意卻終於政策突變。例如大陸對陳水扁的就職演說表示聽其言、觀其行;對蔡英文的演說則表示是未完成的答卷。歷任民選總統在就職演說中皆對大陸釋放善意,最後卻以激化及挑釁兩岸關係為結束。如李登輝界定兩岸關係為特殊的國與國關係、陳水扁倡議一邊一國,及蔡英文提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皆令兩岸關係陷入險境。

檢視賴清德兩岸路線及政策取向,至少約有三種典範可能性:

一是倡議親中愛台、統一要像東西德才叫統一、積極擴大兩岸交流與合作,如大幅開放陸生及陸客來台,並給予陸生健保及獎學金,此屬最大善意政策。

二是極端主張務實台獨,兩岸關係是國際關係、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並緊縮兩岸交流及合作,此將惡化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及兵凶戰危險境。

三則是屬於折衷性方案,宣稱不會宣布台灣獨立,也無變更國號必要性,倡議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適度開放兩岸交流與合作。宣稱遵循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可謂蔡規賴隨,具有一定程度善意。

賴的就職演說,依據其台獨政治光譜,兩岸論述將介於「務實台獨」及「維持現狀」間,尚難啟兩岸協商對話。

預期賴清德就職演說兩岸論述釋放的政治善意,將不及早年李登輝訴求統一、反對台獨、認同中華民族、中國人;也未達陳水扁及蔡英文。一九九六年李登輝就職演說提出兩岸同屬中國人、中華民族、中國人幫中國人、一國兩區、追求國家統一、不可能走向台獨等政治善意的表白。二千年民進黨首度執政,陳水扁倡議「四不一沒有」,可謂是民進黨內有史以來最為寬鬆的兩岸路線論述。

陳水扁提出這些自我限制相當具體化,比較具有政治善意;後又提出兩岸共同建構「未來一中」及「兩岸統合論」,以中華民國憲法回應對岸的「一中原則」,「憲法一中」的精神呼之欲出。蔡英文則宣稱依據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然此為障眼法,只重形式卻掏空實質,未明示內核中「憲法一中」與「一國兩區」意涵,其主張相對空洞化。故陳水扁釋放的政治善意比蔡英文多。

賴的兩岸論述相對激進挑釁,若能遵循蔡英文的「維持現狀」,依憲法及兩岸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可謂是蔡規賴隨,然先前賴甚少提及兩岸關係條例。若賴提遵守兩岸關係條例,不再提務實台獨,不提兩岸是國與國關係,不提兩岸關係敵對是大陸單方責任而是共同責任,如此可謂釋放些許政治善意。

賴的就職演說基調溫和,應不成問題,也將是明智之舉。問題是兩岸法理定位無法完全迴避。就職演說的兩岸論述,最理性的選擇應是走向簡約風、溫和路線,避免爭議。大陸若有善意回應,也是雙方良性互動的開始。大陸打壓只會讓台灣民選總統愈加強硬;而民選總統在兩岸政策突變,也會讓兩岸關係陷入惡性循環,最終兩岸皆是輸家。回顧民選總統就職演說所釋放善意,若大陸能善意回應,民進黨也能「莫忘初心」,兩岸和平穩定「方能始終」。

台獨 蔡英文 陳水扁

延伸閱讀

TVBS民調:蔡英文執政8年滿意度42% 高於馬英九、陳水扁

堅決反對特赦陳水扁 賴士葆:踐踏司法紅線

南市議會2年前通過提案特赦陳水扁 不分黨派議員支持

特赦陳水扁? 朱立倫:尊重但須維護司法正義和人民感受

相關新聞

感謝擁有母親心腸的人們

洗衣店老闆的兒子要結婚了,幾乎不穿裙子的老闆娘,積極尋找合宜洋裝,我納悶地問:「有人規定主婚人一定要穿裙子嗎?」

把珍惜媽媽的心化為行動

媽媽過世後,每每回娘家,雖然爸爸還健在,他對子女的愛不少於媽媽,但沒「娘」的娘家,溫馨感總是少了很多,讓人悵然若失,心靈...

陸基建戰略 威脅我邦交

賴清德總統今天就任,外界除了關注其就職演講的內容外,也在推測北京是否會趁台灣舉行大典之際,採取讓賴政府難堪的舉動,其中再...

大學生登太平島 加深國家主權意識

國防部自民國一○三年起,每年舉辦「全民國防南沙研習營」活動,旨在帶領在校師生登太平島宣示主權,活動由海軍、海巡署及相關部...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共享經濟成為獨占生意

最近共享平台十分熱鬧。一方面,Uber Eats宣布將以三○八億元金額買下台灣foodpanda,創下了台灣除了半導體產...

文青語言被戰狼化為烏有

今天賴總統就職演說將提出「穩健、自信、負責、團結」等四大執政元素。但從「國安戰狼團隊」的人事布局和立院朝野大亂鬥的趨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