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低調訪陸!特斯拉CEO馬斯克突抵達北京 並與國務院總理李強會面

花蓮紅單危樓「耐震補強」再+1 華爾街大樓住戶盼社會善款挹注

黃正忠/如果世界是太平的

ESG(環境、社會、治理)領域大爆發,成了上市櫃公司監理法規新要求、全球供應鏈管理中的新趨勢,更是諸多金融投資商品的金招牌,好似人盡皆知,引來淘金潮。然而,抗拒者仍是主流、嘲諷者亦不在少數。多數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並未確實理解其大爆發背後的原委。

多數人並不了解,世界穩定發展的可能性愈來愈低,發展受限制的條件愈來愈嚴峻,環境破壞生態失衡更加惡化,社會不安定的衝突矛盾在加速醞釀中。並非危言聳聽,如果世界是太平的,ESG絕對沒有發展的必要,然其大爆發其來有自,全球消費與生產不可持續的壓力,已是真議題。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我們不需要因應氣候變遷、節能減碳及淨零、石油經濟可以一如往昔繼續發展。二○二三年十二月的均溫已經較一八八○年工業化前暖化超過一點六五度C,不改變暖化會持續快速惡化,只有加大力道、讓石油經濟退場,才有機會控制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各種衝擊。要行動得付出巨額成本,但不行動得付出更高代價。氣候變遷帶來世界的不太平危機四伏。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地球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何必推動循環經濟與資源生產力。每年元月初全球足跡網絡(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會公布地球所孕育與提供的資源該年度完全耗竭的預測日期,稱為Earth Overshoot Day,二○二三年地球資源浩劫的日期是八月二號,二○二四年則提前一周為七月廿四號。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工業化國家在資源耗竭日這天之後都沒有挨餓,就表示世界其他發展中及低度開發的國家,有更多人挨餓。我們現在就需要一點七五個地球才能養活八十億人口,資源耗竭日這一天愈提前,世界穩定、安全就愈受到威脅。世界的不太平,讓我們必須加大力道具體實踐循環經濟、資源再生。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不需要積極推動人權保障、性別平等、族群融合、縮小貧富落差、職場條件改善與供應鏈管理的永續性。可是偏偏全球的商業模式一直以來都是利潤極大化、成本極小化,因此各種以創造利潤為名的商業模式,造成各種汙染、供應鏈剝削、現代奴役、強迫勞動、低薪歧視的事實層出不窮。正因為世界的不太平,聯合國才推出十七個永續發展目標,這其實就是十七個可能沒有明天的大麻煩,每一個麻煩的惡化,都會對我們的社會帶來災難化的衝擊。

如果世界是太平的,為什麼會發生不可預期卻會大肆傳染的新冠疫災?會變種的病毒,代表病毒來自大自然,也需要大自然某個成分來對抗他,而這個成分來自生態系中的某一個物種。我們慶幸新冠疫災期間生技公司找到有效的疫苗與藥物,如果找不到問題就大了。正因為此,全世界生態系的破壞與物種滅絕,正是下一個疫災來臨最大的風險。世界的不太平,驅使我們必須加大力道進行生態保育與物種多樣性的保護。

ESG很偉大嗎?不過是世界的不太平我們的自救行動而已。說穿了,自私一點想活命,ESG不反而得多做一點嗎?

(作者為安侯永續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延伸閱讀

綠色產業興起 中彰投分署啟動綠領人才培訓

【尋找和平的關鍵】EP 17 對地球的布施

晶圓一哥台積電 衝刺綠色製造 

經濟日報社論/善用金融科技 落實綠色永續

相關新聞

詹文男/讀博士…所為何事?

這幾年政府很苦惱,因為投資報酬率不高,許多年輕人不太願意念博士,因此祭出許多優惠措施,獎學金、產學合作…等,新聞說最高可...

徐遵慈/政府應慎用「晶片外交」

四月中旬,彭博社刊出一篇「台灣以『晶片外交』提升國際地位」專題報導,盛讚台灣善用半導體產業的優勢提升國際地位,突破中國大...

詹文男/每月兩千元 打造AI超級助理群

最近好友老陳教授很感慨的說,過去找研究生助理不容易,而且還不敢交代太多工作,以免被叫「慣老闆」。現在他每個月僅花費不到兩...

黃耀輝/特別預算浮濫 政府卡死救命錢

四月三日花蓮發生近廿五年來最大的地震,造成重大災情與損失。蔡英文總統遲至一周後才到災區探視,民進黨則是哀事喜辦,趁災搗亂...

黃正忠/好聚好散的循環科技

美國商業周刊二○○五年曾做過一本以台灣為封面故事的專輯,主題是「為何台灣事關重大」,副標為「世界經濟不能沒有台灣,故台海...

陳國樑/打仗的錢從哪裡來?

打仗的錢從哪裡來?在「國防經濟」學門,對於戰爭財源之取得,有相當深入的討論,以下試舉其犖犖大者。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