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利桑那州長快閃來台拜訪台積電總部 公司回應了

遺物找到更多證據 金賽綸昔遭威脅:賠償金秀賢《淚之女王》損失

傳「富察」遭祕密起訴 陸國台辦證實:已一審公開宣判

【重磅快評】蔡政府說不缺電 新經長「只能相信」嗎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介紹新內閣經濟部長郭智輝(右),特別要求郭智輝「確保不會缺電」。記者林俊良/攝影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左)介紹新內閣經濟部長郭智輝(右),特別要求郭智輝「確保不會缺電」。記者林俊良/攝影

準閣揆卓榮泰宣布財經內閣時強調,未來行動創新AI團隊將以「穩定供電」作為第一要務,並特別要求準經濟部長郭智輝「確保不會缺電」;郭智輝則說,他來自民間,對「五缺」問題感受很多。兩人還沒上任,不小心就說破了蔡政府能源政策的亂象。

蔡英文總統說不缺電,經濟部長王美花也吹噓能源轉型成功,但王美花還在為四一五北台灣差點大停電找理由時,三天五度停電已讓憤怒的桃園人灌爆蔡英文臉書,要求誰說不缺電的快出來解決。

誰出來解決?當然是卓榮泰和郭智輝。如果不是蔡政府能源供應走鋼索,卓榮泰為何將「穩定供電」列為第一要務,更要準經長上任前先「確保不會缺電」?如果真的不缺電,難道郭智輝在民間對「五缺」的感受攏係假?

四一五北台灣差點大停電,台電手忙腳亂,緊急通報全面進入供電警戒,連台積電都必須緊急支援,原來護國神山還要護到非核家園;興達電廠也火力全開,高雄人被迫用肺發電來協助度過供電難關;台電甚至把腦筋動到水情已經極為吃緊的石門水庫,要求多發電。

卓榮泰和郭智輝不經意戳破了蔡政府不缺電的假象。但蔡英文說,2024以後就不干她的事了,所以爛攤子還是要賴政府和卓內閣來收拾。

卓榮泰說穩定供電是第一要務,但如果賴政府不把非核神主牌移走,不調整失敗的能源政策,也不改變扭曲的能源配比,所謂穩定供電,仍然是給新經長和台電的不可能任務。

郭智輝的「五缺」感受,直接打臉蔡英文和王美花的謊言;但這是初踏政治叢林的老實話,等他不再是小白兔後,會不會也學王美花說沒有缺電?

不過,郭智輝很快顯現了政治進化的智慧。今天,他就說已開始訪問各產業,將綜合相關意見,評估台灣是否缺電,需要多少電才能滿足產業需求,上任後將提出完整的報告。至於核電廠是否要延役,現在還沒法判斷,若要延役須全民共識,並確保安全。

郭智輝被稱「斜槓經濟人」,跨足深耕半導體和光電領域,台灣缺不缺電、核電廠應否延役,他的「五缺」感受最真切;隔二天卻說還要評估、還沒法判斷。也許他該先回答半導體業者想自建核電廠的問題;並且解釋一下,他經營的光電生意和賴政府的能源政策,有沒有利益衝突或須利益迴避的問題?

蔡政府說不缺電,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說,「我們只能相信」;賴政府要上場了,郭智輝也「只能相信」嗎?台灣人民還是「只能相信」嗎?

供電 停電 卓榮泰 台電 核電廠 王美花 缺電 蔡英文

延伸閱讀

準經長郭智輝提台灣缺電問題 目標是完成「總統指示」

影/核電是否延役?準經濟部長郭智輝:如果需要會取得全民認同

準經長郭智輝:上任後將優先滿足電力急迫產業用電需求

新經長郭智輝還未上任 在野質疑適任、綠委擔憂要王美花「技術指導」

相關新聞

【重磅快評】經濟部戳破郭智輝綠電回台盤算 頭還洗下去?

台灣面臨能源困境,經濟部長郭智輝去年10月拋出在菲律賓「種綠電」並透過海纜運回台灣的構想,當時就被外界批評為天馬行空,根...

【重磅快評】不想當美國人很難嗎?格陵蘭人用選票說不

在川普效應籠罩下,格陵蘭議會選舉變天,立場中間偏右的民主黨贏得30%選票意外勝出,將與其他政黨談判籌組執政聯盟。民主黨主...

【重磅快評】賴清德的國安策略源自「國會大樓縱火案」?

今天中午,總統府忽然宣布,將在下午發表「敞廳談話」,宣布今天的國安會議結論。結果在這場賴清德總統親自主持的敞廳談話上,賴...

【重磅快評】好男要當兵 賴總統的兒子當什麼兵?

退將栗正傑日前聲稱「賴清德總統的兒子躲在美國不回台灣當兵」,賴總統發出律師函要求澄清致歉。栗正傑昨天公開致歉表示,他受到...

【重磅快評】蔣萬安地方包圍中央 卓榮泰少說一句失格局

班班有鮮奶政策上路一學期即喊卡,台北市長蔣萬安宣布「中央不做,台北來做」,4月將推生生喝鮮奶政策,今天還率教育局等單位南...

【重磅快評】台積電宣布美國大投資之後 還是得救英特爾?

就在台積電宣布美國大投資之後,根據外電最新報導,看來台積還是得去救英特爾(Intel)。接下來會繼續被逼著出錢又出力,扶...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