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祖涵/失敗後的下一次機會

在這部電影裡我最喜歡一段話,是亞當山德勒對天賦十足又認真練習的球員說:「球隊要在選秀前看到的,是球員無形資質;你投籃落空以後的反應,比進球更重要」。好球員不會因為幾次失手而影響心情,不管是爭奪進攻籃板再次攻擊、快速跟上對手進行回防,甚或更進一步即時調整自己錯誤,增加下回成功的機率,這些都是球隊期盼新秀具備的條件。
換句話說,球員心態,比一切外在條件更重要。前華盛頓大學知名足球隊教練彼得森就奉行自己的一套訓練哲學,認為打造成功球隊需要重視三件事,分別是球員人格、準備過程、還有比賽結果,而三者重要性逐一遞減。選手如何對待自己、隊友,與對手,如何在平時做對每一件小事,注重各種細節,這些事情都遠比結果更值得重視。
道理聽起來簡單,在選手養成過程卻不容易,在輸贏被當成指標的環境尤其如此。像是對台灣學生球員來說,幾乎無法不在乎勝負。想要通過「運動成績優良學生升學輔導委員會」審核免試入學,需要先打敗國內對手進軍國際賽;要獲得甄試資格,亦需要在國內賽名列前茅。因此以團體運動為例,好選手很可能寧願在名校擔任板凳球員,而不是在更有機會發展自己人格的環境成為領袖。
更進一步來說,倘若大環境過度重視勝負,不管是在哪一個層級,將此當作評鑑教練與學校的唯一指標,就不能奢求他們協助選手在技術以外的全面發展了。曾帶出多位名人堂投手,教學方法深受肯定的資深教練湯姆豪斯說:「勝利應該是學校教練最不重視的事情」,當年輕球員已經在好勝心與升學利益下過度在乎輸贏,好教練必須要成為改變的推手,去淡化而非加深球員壓力。
麥可喬丹曾說生涯至少有廿六次在比賽最後讀秒階段失手害球隊輸球,鈴木一朗曾說自己至少有七成機會無法擊出安打,運動不只是人生縮影,也是人們學習面對失敗的良機。再回到故事起點,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挑戰,不要過度放大無可避免的失敗,讓自己寬心為下次機會做好準備,雖然不能保證勝利,至少能夠讓自己與身邊的人好過一些。畢竟,人生猶如比賽,過程遠比結果更有意義。
(作者為運動文學作家)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