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歷史性會面」澤倫斯基與川普對話內容曝光 盼無條件停火

動員?凱道見移工頭戴「鄭正鈐帽」綠營控違法 國民黨回應了

美不手軟 台被任意拿捏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左)在白宮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並與川普總統握手致意。歐新社
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左)在白宮宣布加碼投資美國千億美元,並與川普總統握手致意。歐新社

台積電赴美投資,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砸下千億美元建廠,表面上看來是台積電的全球布局,但若細究其背後的政治與經濟壓力,這場交易是否已讓台灣落入美國精心編織的經濟控制網絡,值得深思。

例如就在美台積電才承諾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建廠隔天,美國總統川普即呼籲國會,應廢止拜登政府補助半導體業五二○億美元的《晶片與科學法案》,台積電未來會受何影響仍是未知數。面對美國可能的步步進逼,政府應積極制定對策,而非被動接受美國的安排。

許多人將台積電赴美投資與「交保護費」相提並論,儘管未必完全精確,但不可否認的是,美國政府正以國家安全、產業戰略為名,逼迫台積電向美國遷移,甚至可能逐步掏空台灣的半導體優勢。台灣政府在這場風暴中,似乎只能被動應對,沒有足夠的談判籌碼來維護自身利益。

川普一向以「商人」視角看待國際關係,他的首要目標,便是讓台灣的晶片製造能力遷往美國,以削弱台灣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力,同時確保美國的半導體供應鏈不再受台灣牽制。

以拜登政府任內透過《晶片與科學法案》提供補貼,進一步吸引全球半導體大廠赴美設廠為例,美國前商務部長雷蒙多即曾直言:「美國所需的晶片超過九成在台灣製造,這種情況無法持續下去且不安全。」換言之,美方的終極目標,就是讓台積電的技術、產能乃至關鍵人才逐步流向美國,以確保美國對全球晶片產業的掌控權。

如今台積電再加碼赴美投資,支持的論點認為,這是企業全球化布局的一部分,有助於鞏固與蘋果、輝達、超微等美國企業的關係,確保長期市場競爭力。然而,這筆投資是否真的符合台積電自身利益?還是美國透過政治與經濟壓力,逼迫台積電「讓利」?

台積電在亞利桑那的投資成本遠高於台灣,無論是土地、人力、電力等成本,皆比台灣本土昂貴數倍。二○二二年張忠謀曾表示,美國缺乏大量製造晶片的人才,且生產的單位成本比台灣高百分之五十,意味著美國設廠未來的競爭力恐將大幅受限,甚至可能影響台積電的整體獲利能力。

此外,美國政府雖提供補貼,但這些補助遠不足以填補高昂的營運成本,遑論未來可能取消。甚至,美國可能進一步對台灣施壓,要求提供更多技術授權,甚至與英特爾共享技術,以扶植美國本土企業。若台積電最先進的製程技術被迫轉移至美國,將嚴重削弱台灣的技術優勢,對台灣經濟與國際競爭力構成致命威脅。

美國除了要求台積電赴美設廠,還大舉吸納台灣工程師。過去幾年,美國企業開出數倍薪資挖角台灣半導體人才,甚至美國政府也積極推動簽證優惠,吸引台灣技術人員赴美發展。若這種趨勢持續,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不僅面臨技術外流,甚至可能因為人才流失而導致競爭力下降,進一步威脅台灣「護國神山」的地位。

目前政府在半導體議題上,過於依賴美國,以至於缺乏談判籌碼,無法有效抗衡美國的壓力,也讓美國認為台灣「別無選擇」,因此對台施壓毫不手軟。台灣應重新調整戰略,透過更靈活的外交與經濟戰略讓美國知道,若施壓過度,台灣仍有與大陸保持一定互動的空間,從而讓美國在對台政策上更為克制,避免被美國視為可以任意拿捏的棋子!否則,當美國「吃乾抹淨」後,「護國神山」恐怕將山塌國破!

半導體 台積電 美國

延伸閱讀

台積電大幅增加對美投資 信評:可降低貿易風險

美國上正軌了?川普顛覆外交及國內政策 國會演說重點一次看

川普國會演說促廢止晶片法 台積後續補助和25%抵稅優惠恐生變

美國2月非法跨境移民人數減 降至數十年來最低

相關新聞

藉正義行內耗 教育部該改名政治部

教育部年初召集校園內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引發高度...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哦!原來共諜就在民進黨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助理盛礎纓疑遭中共滲透,換取數百萬紅錢,大方外洩機敏資料被移送法辦。這不禁令台灣人民驚呼:怎麼共諜...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