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布林肯推遲訪華的外交困境

這證實了「中國威脅論」確實是美國十分在意的國家安全挑戰,也是美國國勢衰頹過程中,深層的憂慮和隱患!至於大陸方面的解釋是,高空氣球確實來自大陸,為民用的無人飛艇,目的在於氣象科研,但因受西風帶影響,嚴重偏離了預定航線。但美方認為這是間諜氣球,是一起「不可接受且不負責任的事件」。
美方迅速的反制行動,凸顯雙方確實存在著嚴重的矛盾和高度的不信任,使得這次被國際社會高度關注的美方「破冰之旅」,戛然而止!這是美國外交決策的重大轉折,雖然國務院官員表示若條件允許,將繼續保持雙方外交管道的暢通,並恢復布林肯的訪問。但中方卻應先行解決美方對此事的擔憂,並負責任的管理雙邊關係。這顯然是美方究責於大陸當局。
但在大陸方面,日前外交部發布「美國濫施『長臂管轄』及其危害」長文,批評美方為維護霸權,運用長臂管轄手段,干涉他國內政、顛覆他國政權,並要求美國應摒棄相關措施。另外,中國大陸還嚴辭警告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訪台計畫,但麥卡錫表示目前沒有排定訪台行程。他也特別強調「中國永遠不能指使我去哪兒或不能去哪裡」!
由此看來,中美之間的確存在著嚴重的敵對情緒,與擾亂和平的各種逆流,在短時間內恐難化解。對於布林肯個人而言,要解決這些矛盾與衝突絕非易事,再加上民主黨與共和黨之間零和博弈,任何一方都不會輕易示弱,更不可能尋求雙贏共榮。因之,如何運用外交途徑與斡旋手段,緩和中美雙方以及美國內部朝野間的緊張關係,不僅考驗著華盛頓,也同樣挑戰北京。
但是,外交畢竟是防止戰爭與激烈衝突的重要憑藉。在俄烏戰爭持續未決的情況下,美國既無意願也無能力在東亞另啟戰場,釀就台海戰爭。因此,如何防止「台灣烏克蘭化」,導致兩岸之間兵凶戰危、生靈塗炭,就成為台北、華盛頓與北京三方的共同試煉了!
對於台澎金馬民眾而言,在有限的政策選擇中,積極推動對話交流,改善兩岸關係,增強雙方人民互訪,全面開放大三通與小三通,並拒絕麥卡錫的「任我行」,都是符合雙贏共榮的積極作法。對於民進黨政府而言,避免擦槍走火,減少言辭傷害,不介入美國黨派運作,多釋出善意並展現利好,不作軍事工業集團的馬前卒,則是避險與促和的有效措施。
對於大陸而言,則應積極改善對美外交,讓布林肯盡早重啟訪華行程,這是大國外交重中之重。此外,堅持戰略定力,加速經濟復甦,不隨美方反華政客的民粹言行而起舞,這才是緩解台海危機、促進民心相通的正途!(作者為退休大學教授、前立委、監委)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