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印度火車慘案調查:信號系統出錯、遺體無人認領

被爆「抹布水煮麵」!牛肉麵石牌店暫時歇業 老闆道歉:督導員工不周

性騷案延燒!那些政壇名人與各界大咖竟是偽君子?一揭#MeToo風暴事件簿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包容帶動發展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讓確診者投票這件事「早就該做」,指揮中心在九合一大選前不做,現在也未開放通訊投票,這時候再去調整確診者投票規定「意義也不大」。本報資料照片
前疾管局副局長施文儀表示,讓確診者投票這件事「早就該做」,指揮中心在九合一大選前不做,現在也未開放通訊投票,這時候再去調整確診者投票規定「意義也不大」。本報資料照片

侯勝宗
侯勝宗
曾幾何時,台灣社會的包容力愈來愈低落了!例如九合一大選,中選會規定確診者不能外出投票,導致約有八萬位確診者無法行使公民的選舉權。事實上,日本、南韓和美國早就有確診者投票先例。

包容是人類最寶貴的價值之一。人心若沒有包容,社會就沒有發展。但是隨著科技的破壞式創新發展,包容正在逐漸被瓦解中。過去數十年來隨著新興科技發展,或許解決了過往的一些不平等,但同時也造成更大量新的不平等,例如人工智慧逐漸取代傳統工作,並導致資訊監控與惡意操弄。

隨著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過度強調物競天擇與贏家通吃的資本主義,已導致許多弱勢群體和個體遭到排除,被無情的犧牲。自從上個世紀末以來,多數國家皆面臨經濟不平衡發展的亂象。經濟成長失衡的結果,就是貧窮人口大幅增加與所得分配不均的惡化。

面對共通性的貧窮現象與貧富差距擴大,聯合國二○一六年開始倡議要求各主要國家的經濟政策,不應只著重於追求「快速成長」,應轉向「包容性成長」,要求各國做出「不棄任何人於不顧」之承諾,讓所有人皆享有基本人權,最終做到經濟、社會和環境永續發展等各面向的兼顧。

在一個富包容性的社會中,政府應努力確保所有人可以享有平等機會的過程,好讓每一個人都能充分發揮潛力。包容是一個多面向過程,旨在創造條件讓社會中每一位成員能夠充分積極參與生活中的各方面,包含公民、社會、經濟、政治活動,並參與決策過程。例如,政府應該致力提供友善的工作環境與良好的配套措施,讓弱勢團體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又例如政府應盡力讓確診者也有機會參與投票,確保其參與政治的權利。

筆者現正致力推動的「微光134」與偏鄉移動創新,也可以算是一種包容性發展倡議。「微光134」是藉由培力原偏鄉部落的中高齡女性,取得照顧服務員證照與職業駕照,並進而成立照顧勞動合作社媒合工作機會,鼓勵她們二度就業重回職場,成為自己社區長者的照顧天使並協助民眾交通出行。「偏鄉移動創新」則是由逢甲大學衍生社會企業協助屏東縣政府建置偏鄉交通大平台,並陪伴瑪家鄉原住民司機成立「南嶽山城勞動合作社」,投入幸福巴士交通接送服務。此種以合作社組織設計,讓司機做自己的老闆,投入原鄉民眾就醫、就學、就養等多元出行的「自立利人」交通運輸服務,希望大學能研發出「移動翻轉偏鄉」的地方創生平台與機制,擴散給有需要的原偏鄉社區。

清代名臣林則徐曾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他也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詩中,發出「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豪語。建議政治人物效法古代先賢,以包容化解對立,唯有放下政黨或個人私利與得失,以眾人之利為利,才是人民與國家之福。(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特聘教授)

偏鄉

延伸閱讀

南庄幸福巴士今起駛入鹿場部落 歡迎民眾踴躍搭乘使用

許淑華碩士論文須修正 逢甲大學:明年1月底前完成

高普考技術類錄取人數 成功中興高科大台大前段班

幸福巴士2.0 輔導在地成立合作社 營運屏專五接駁線

相關新聞

賣埸蛋蛋秀 誰認知作戰

近日「你買到蛋了嗎?」成為小市民問候語。公眾人物、民代在社群媒體上分享每日啖蛋的愉悅,也有許多望蛋興嘆者,只能分享蛋架上...

劉兆玄:婉謝麥卡錫 訪台此時不宜

去年年底,賴清德副總統在參選民進黨主席的政見發表會中,提出「和平保台」的主張,很明顯地改變了民進黨「抗中保台」的一貫立場...

從郭董之怒 看蔡政府種種謬論

「因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這是三國演義當中諸葛亮之歎,郭董藉古諷今,心有戚戚焉。

馬英九能讓你把他當棋子

白宮對大陸的戰略競爭,正從圍堵上升到圍剿,兩岸首當其衝,都陷在兩難之間:民進黨陷在效忠白宮與懷柔北京的兩難間;北京則陷在...

性騷有理該寫進綠黨綱

近日民進黨「又」接連爆出性騷案,首先是婦女部前黨工發文稱曾遭性騷,被當時的婦女部主任壓下,還問該黨工「為何不跳車?」更可...

大屋頂下/共同跳脫單邊主義 兩岸安全不可分割原則

對照習近平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本文嘗試討論一下「兩岸安全倡議」。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