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正視出生率探底的衝擊

去年台灣出生人數首度跌破14萬,創歷史新低。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台灣出生人數首度跌破14萬,創歷史新低。本報資料照片

去年台灣出生人數首度跌破14萬,創歷史新低。在2014到2016年,出生人數每年還都超過20萬,之後即一直下跌。在2020年的生育率,即每位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甚至已低於1,台灣已在全球最低生育率國家之列。

近年來台灣人口出現不少警訊。2019年台灣總人口達到2,360萬高峰後,2020年出生人數首度低於死亡人數,人口自然增加由正轉負,出現「生不如死」交叉點。而且在人口結構老化下,人口下降幅度也加快。根據國發會估計,到2070年台灣人口大約只有1,600萬,約為目前人口的三分之二。

台灣在1993年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超過7%,成為「高齡化國家」。之後歷經25年,在2018年超過14%,到達「高齡國家」標準。但只有花七年時間,2025年將會突破20%,成為「超高齡國家」。國發會推估在2039年及2070年,此比例更可能上升到驚人的30%及43%。台灣在短時間即走入超高齡國家,在全球實屬罕見。

2016年台灣15歲到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開始減少,而且速度持續加快。工作年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也在下降。另外由2017年開始,台灣65歲以上人口首度超越15歲以下人口,差距也在逐年擴大。

上述變化反應出所需扶養之依賴人口占工作年齡人口,即扶養比持續攀升,在2020年已突破四成,對於工作年齡人口負荷增加。人口老化下國家社會福利支出必須增加,對財政也形成沈重負擔。

由於人口問題影響層面深遠,必須有全方位措施。為因應出生率下降,目前政府提供生育獎勵、育兒津貼及托育補助,地方政府依據財政狀況不同也有不同的加碼幅度。但是相較於生兒育兒費用,可說是杯水車薪,無助於提升出生率。未來不應過度仰賴補助,應評估各式補助的成效;另外也需由健全完善生養體系著手,以解決目前托育環境不足的瓶頸。

人口結構變化亦影響到高等教育,目前大專院校已經受到少子化衝擊,一些私校已經退埸。預估未來出生率仍持續偏低,短期難以改善下,不但會有更多私校難以繼續,甚至會波及到公立院校營運。政府除了加速規劃大專院校退場機制,也需根據市場人力需求,有效整合高教資源,調整招生結構。

台灣除了工作年齡人口下滑,勞動參與率長期偏低,也使勞動市場供給不足;再加上台灣年輕人普遍較晚進入職場,使勞動市場人力供給短缺現象更為普遍。台灣雖然是屬於低失業率國家,但無論是在質與量上,人力供給均無法充分配合產業轉型及經濟成長,對於未來台灣發展,形成一大挑戰。

未來在實施延長義務兵役後,會進一步推遲青年進入職場的時間,所以政府也應積極解決年輕人晚入職場的問題。當然最重要的是創造良好總體經濟環境,提供優厚就業機會,可以吸引青年早入職場。但也應推出更多元的政策,例如協助學生與就業市場銜接,包括振興技職教育,強化與產業的合作;以及提供完備環境協助青年創業。

另外政府雖藉由引進外國基層勞工,以及吸引國際人才,來彌補國內勞動市場缺口。近年在引進國際人才雖有一些成效,但與東亞各國相比,仍有成長空間。特別是在吸引國際青年人才方面,更應列為重點。

人口老化是已開發國家普遍面臨的問題,但是台灣人口老化速度之快,則是始料未及。蔡政府雖然一再強調人口問題即是國安問題,但是已淪為口號,多項指標在蔡政府時期出現轉折後即無法恢復。而且由於配套措施不足,人口老化有逐年惡化的趨勢,台灣已面臨嚴峻的人口問題,絕對不可以等閒視之。

人口老化

延伸閱讀

IMF促北京改革 否則經濟成長將長期低於4%

IMF:中復甦 貢獻全球經濟1/4

美國勞動市場 異常熱絡

防疫專家:中國3至5月間恐爆發第2波感染高峰

相關新聞

聯合報社論/農委會供養肥大的畜產會,徒為蛋肉荒添亂

台灣正歷經史上最長蛋荒,豬雞肉價格也在飆升;此際,立院正討論農委會升格為「農業部」的組織法。奇怪的是,這次組織改造,編制...

聯合報社論/從盧秀燕的「客氣」,看蔡政府的浮誇風

台中市巨蛋經費從六十五億元追加到近一百億,民進黨議員要求市府說明;市長盧秀燕不慍不火舉了兩個例子,當即讓對方啞口無言。她...

聯合報社論/馬英九赴陸有助兩岸和平,綠營抹紅不了

前總統馬英九下周將登陸訪問,以祭祖及青年交流名義進行十一天的參訪。由於是七十多年來首位卸任中華民國總統訪陸,這項消息引起...

聯合報社論/侯友宜應加入中央提名委員會,勿再迴避

國民黨立委提名的「選策會」名單引發惡評後,黨中央從善如流宣布停止運作,並回歸「中央提名委員會」決定明年大選提名。主席朱立...

聯合報社論/農業困境癥結在政治,問題根源在陳吉仲

就在農村衰頹、農民凋零、農業面臨存續危機,而農委會卻連一個缺蛋問題都纏鬥經年束手無策之際,中研院遴聘多位院士與跨領域學者...

聯合報社論/錯誤能源政策的代價,光靠漲電價不夠還

經濟部宣布下月起調漲電價,平均漲幅百分之十一,調整後的電價每度三點一一五四元,兩者均寫下了蔡政府執政以來之最,後者還比馬...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