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後轉職加薪也沒用 近3成上班族「開多少都不留」

農曆年節,親友間的寒暄離不開工作與薪資話題,這使得許多對現況不滿的上班族開始萌生轉職念頭。1111人力銀行資料庫統計,年後履歷開啟數較年前顯著成長24%,反映出勞動市場在新春過後迎來一波求職高峰。
此時,企業同樣積極招募人才,以勞動力發展署二月的徵才活動為例,桃竹苗等六縣市釋出超過1萬3千個職缺,部分科技業更開出月薪60K待遇,展現對專業人才的高度需求。市場供需雙向活絡,不僅加速人力流動,也為渴望在職涯有所突破的求職者提供更多選擇與發展契機。
1111人力銀行今日公布上班族年後轉職意向,調查顯示,超過六成(62.3%)的上班族在年後萌生轉職念頭,其中30.5%已開始瀏覽職缺、投遞履歷,或透過人脈網絡尋找機會,甚至已有2.5% 的人已找到工作。進一步分析轉職動機,調查顯示「追求更好的薪資」仍是相對較重要的驅動因素(49.3%),其次為「年終獎金未達預期」(27.6%),而「職業倦怠」則以26.9% 排名第三。
至於企業若有意慰留員工,薪資是否為關鍵?調查顯示,28.9% 的受訪者「意志堅定」,無論公司開出何種條件,仍選擇離開,顯示部分上班族的職場價值觀已超越單純的經濟報酬。然而,調查結果也顯示,若企業希望留住人才,平均需要提供約7500元的薪資調整,較去年增加約2000元。這也反映出,隨著物價上漲,上班族對加薪幅度的期望也隨之提高。
1111人力銀行發言人曾仲葳表示,歷年調查顯示,過半上班族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因此「職業倦怠」躍升轉職主因之一,並不令人意外。此外,工時過長(8.5%)與對彈性工時的需求(7.8%)同樣成為促使人才流動的推力,表示現代職場對於工作自主性的期待正在提升,企業若無法提供更具彈性的工作模式,也將成為人才流失的原因。
從轉職方向來看,調查顯示,36.1% 的求職者希望挑戰「不同產業、不同職務」,26.9% 則希望「轉換產業但維持相同職務」,換言之,超過半數的轉職者希望跳脫既有舒適圈,探索更具發展潛力的職場機會。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