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優稅稽查趨嚴 台商當心
中國大陸對高新技術稅務優惠的稽查愈來愈嚴格,安永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昨(25)日表示,審核趨嚴的情況以江蘇省、北京市兩地,被取消資格的高新技術企業最多,行業別更不限於製造業;會計師建議,台商應留意兩岸投資優惠規定差異,妥善分配集團間研發能量以適用資格。
安永國際及併購重組稅務諮詢服務執業會計師周黎芳指出,兩岸都重視企業研發能量,提供研發投資的稅務優惠,台灣方面是針對具有高度創新、前瞻性的研發費用,一定比率可用於抵減營所稅額,須事前申請;大陸則是提供研發費用扣除加乘。
周黎芳表示,台商集團在規畫能量時,必須留意的最大重點,在於兩岸的主管機關及稅務單位,都希望技術研發的效益能夠留在本地,以台灣為例,台廠若申請研發投資抵減,相關技術就不能隨便移轉給大陸子公司,除非因應業務需求,提供使用時,有收取合理的權利金等費用。
反過來說,同樣的研發項目,大陸主管機關在提供優惠時,也會審視這個研發是不是在當地進行,如果兩岸都針對相同的項目主張研發優惠,很容易在其中一邊被否決;台商若想兩邊優惠通吃,勢必要在研發項目上,與對岸子公司,可以明確區分。
安永中國企業諮詢公司稅務總監肖彪更指出,最近大陸對於高新技術企業的認定,變得比以往更加嚴格,在2020年至2021年第2季之間,累計已取消544家高新技術企業的資格,其中在江蘇省、北京市兩地取消的企業數量,更占當地高新企業總數逾70%,相關企業或將面臨巨額的稅款補繳。
肖彪表示,就行業分布而言,被取消的企業中,以技術服務業、製造業、批發零售業等占比較高,部分行業在事後檢視下,不符合高新企業的要求。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