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日宮崎縣晚間發生規模6.9地震 海嘯警報發布估高度1公尺

中職/樂天女孩十元證實「沒自願離隊」 球團方回應了

央行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締造三項歷史新高紀錄 其中兩項與台積電有關

中央銀行20日公布今年第3季國際收支,締造三項歷史新高紀錄。路透
中央銀行20日公布今年第3季國際收支,締造三項歷史新高紀錄。路透

中央銀行20日公布今年第3季國際收支,締造三項歷史新高紀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供應鏈海外設廠「打群架」,促使國人對外直接投資連兩季突破百億美元、締造歷史單季冠亞軍紀錄;今年前三季國人對外直接投資249.3億美元,創歷年同期最高;國人海外旅遊熱,但來台遊客續減,導致第3季旅行收支逆差36.9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新高。

央行今日公布國際收支,第3季經常帳順差274.8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淨資產)245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16.1億美元。今年第2季與第3季,金融帳下國人對外直接投資連兩季突破百億美元,分別為107.1、106.6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新高與次高,今年前三季對外直接投資249.3億美元,同步寫下歷年同期最高。

央行經研處副處長陳斐紋指出,地緣政治因素推動全球供應鏈移轉,台積電等高科技廠商遠赴海外設廠投資,是國人對外直接投資締造新猷的主因;投審會資料顯示,台積電6月申請在日本投資12吋晶圓廠熊本二廠,9月增資美國亞利桑那晶圓廠75億美元。

此外,國人海外旅遊熱,但來台遊客人數未見明顯增加,導致第3季旅行收支逆差36.9億美元,締造歷史單季新高。統計顯示,第3季旅行收入25.1億美元,旅行支出62億美元,旅行收支逆差36.9億美元,創歷年單季最大,致服務收支呈逆差46億美元、為歷史第三大。

陳斐紋表示,第3季出國人數448萬人次、已回到2019年第3季疫情前的水準,但今年以來國內因天災因素,來台觀光人數僅173萬人次,僅疫情前的0.62倍,使旅行收支逆差擴大的主因。

央行公布,第3季經常帳順差較去年同期減少16.5億美元,其中商品貿易順差291.7億美元,減少19.5億美元,主要是出口引申需求帶動廠商備料擴增,促使進口增額大於出口增額。

金融帳方面,第3季直接投資淨流出80.1億美元;其中居民對外直接投資淨流出106.6億美元,外資來台直接投資淨增加26.5億美元。央行數據顯示,證券投資淨流出243.1億美元。其中,居民增持國外股權證券,對外證券投資淨流出65億美元;外資減持台股,非居民證券投資淨減少178.1億美元。

今年前三季,經常帳順差798.3億美元,金融帳淨流出680億美元,國際收支順差67.4億美元。

台積電 台股 增資 外資 央行 觀光

延伸閱讀

經長郭智輝:台積電一年在台蓋一個廠 高雄四座廠蓄勢待發

0050台積電(2330)比例太重?專家建議「搭0051」:適合為小孩存股、小資族

張忠謀新書自揭2009年重返台積電CEO 親自赴美與黃仁勳解決輝達的懸案

台積電、傳產股震盪走低 台股盤中翻黑跌破22800點

相關新聞

鑑價嚴 利率升 公銀非首購調至逾3%

公股金融圈人士透露,由於房價鬆動,已有不少蛋白區的地區,尤其是在中南部傳出房價下跌百分之十、廿不等,多家行庫下達指令,要...

整理包/換新鈔囉!時間、規定一次看 手機一掃速查最近提領據點

紅包準備好了嗎?春節前換新鈔的時候到了!中央銀行9日宣布,今年新鈔兌換時間為1月20日至24日,共有8家金融機構、計有456間分行與郵局可兌換,《聯合新聞網》整理2025年新鈔兌換地點、流程、種類等各

獨/力推新新併...新壽員工安置方案曝光 年資滿31年者拿51個月優退金

新光人壽員工安置方案的版本內容曝光。根據新光人壽董事會已通過的內部安置方案文件,為了能夠讓員工願意留下來打拚,這次不但給...

央行公布第3季國際收支!締造三項歷史新高紀錄 其中兩項與台積電有關

中央銀行20日公布今年第3季國際收支,締造三項歷史新高紀錄。「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供應鏈海外設廠「打群架」,促使...

避險需求與各國央行買盤 外銀估黃金衝上2900美元

進入2025年,黃金受到各國央行的持續買入,加上對全球經濟情勢惡化的避險需求等因素下,外銀持續看漲黃金,渣打銀與瑞銀長線...

新新併闖關 公平會亮綠燈 認為不會對市場競爭造成顯著影響

「新新併」再過一關,公平會昨(8)日宣布,針對台新金控公司與新光金控公司結合案,歷經四個月審查後,認為不會對市場競爭造成...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