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民宿業者槍擊數發部遭四叉貓抹黑 阿德登山隊不滿將蒐證提告

觸摸音樂的地圖 從點字樂譜客觀理解樂曲

鋼琴家許哲誠 (潘克定/攝)
鋼琴家許哲誠 (潘克定/攝)

【撰文/謝依庭】

對明眼人來說,文字與樂譜是兩種不同的符號,但對視障者而言,點字與點字樂譜雖有所不同,卻都是以符號的方式呈現。點字樂譜是為視障表演者所使用的樂譜,也就是將五線譜上的音與資訊轉化為點字譜系統。它的發明,可說是陪伴視障演奏者走向音樂之路的重要工具。

在未發明點字譜之前,視障者學習音樂的方式多是以聆聽加上背誦的方式進行。如此,總不免倚賴明眼人教師的協助才能完整地彈奏。但在點字譜的出現後,視障音樂家已幾乎能依靠譜上的記號,清楚地了解作曲家在音樂上所希望表現的樣貌。在這基礎上再搭配其他輔助方式,例如老師的錄音講解、示範演奏等方式,便能讓視障者的音樂學習之路更加完整。

熟練摸譜 跟明眼人看譜是一樣的

「由於視障者透過以『觸摸』的方式來理解樂譜的內容,故在摸譜之前,需先將所有的音樂術語、記號背熟才得以理解樂譜上的資訊。」視障鋼琴家許哲誠解釋,摸譜的過程可分為幾個步驟。除了熟記上述的記號外,摸譜時必須分左右手邊摸邊彈,也就是左手摸右手譜,右手摸左手譜。在確定音高位置的同時,也加入和弦、節奏與其他音樂記號、術語等。在點字譜益發普遍的今天,視障者大多在啟蒙學琴時,就從認識點字譜開始。因此視障者摸譜事實上就和明眼人看樂譜是一樣的。

點字譜同時協助視障者更深入理解音樂。許哲誠說:「點字譜對於詮釋音樂也有很大的幫助,就像我們讀一篇文章一樣,可以用自己理解的方式來理解,而不是用別人的方式來理解。」因為領略到樂曲的完整面貌,視障者在學習新曲子時,才得以理解整首樂曲所表達的,進而有機會轉化為自己的音樂語言來做樂曲詮釋。

點字譜為視障者開啟了一扇門

然而,如同一般人會有慣用手的問題,點字樂譜的使用也勢必遭遇類似情況。許哲誠以自身的經驗分享:「我們通常邊摸譜邊彈,但是右手摸譜比較快,所以右手摸左手譜就容易很多,但是左手要摸右手的音,會很吃力。」確實,對於學習點字譜晚起步的視障者而言,點字譜雖然為必要的學習工具,但同時也出現兩難。許哲誠坦言:「如果有絕對音感的人,一聽就背起來了,用摸的就感覺比較花時間了。」

但無論如何,點字樂譜的運用,為視障者提供了獨立學習音樂的機會,使得擁有音樂天賦的視障者,也能在演奏的領域中,更自由的發揮。即使面臨許多現實面的挑戰,如轉譯志工不夠多、樂譜印製價格過於昂貴等,但另一方面,在數位設備的更新下,點字譜除了紙本外,也進化為數位點字譜的應用。另外搭配電腦軟體的輔助後,視障者在音樂學習之路上也展現更多的可能性。在逐漸共融的社會中,這個小的發明如同視障者的一道光,開啟了他們完全不同的人生,給予更多的機會!

【完整內容請見《PAR表演藝術雜誌》2023年3月號;訂閱PAR表演藝術電子版

延伸閱讀

動物派對啟發兒童想像 奇美博物館將推親子音樂會

「你是我的眼」公益藝術創作聯展 首日義賣所得逾30萬

中市愛之光園區籌募經費開培訓課 業者捐款助視障者圓夢

拉拉導盲犬人行道遇母子禮貌避讓!卻遭媽媽劈頭怒吼「默默閃到一邊超委屈」

相關新聞

朱陸豪:從猴王到鬼王 不只是演出的再挑戰

《贋作鍾馗》從一段軼事出發,已故西方戲劇理論家布萊希特位於柏林的臥室裡,掛了幅鍾馗畫,據推測是清代畫家高其佩的的仿作,而他與鍾馗間的關係是什麼?為何與這幅畫共居人生的最後階段?編導劉亮延將另一件軼事——京劇演員朱陸豪在1997年即將前往德國柏林、漢堡巡演《鍾馗》時,意外於台灣行前公演燒傷——彼此互文,然後交織、糾纏。原以為要談的是布萊希特與鍾馗,實則是位於故事中心的朱陸豪,如何扮演、又如何詮釋自己曾不再談起的故事?

《鏡:KAGAMI》與《TIME》 坂本龍一 Far Away, So Close

敬畏之心,總讓世人拉起隔線、保持距離,彷彿擔憂若再靠近尊者一些,神聖就將遭侵犯。也因此我們很難不以一種在圍柵外仰望的姿態,來談論「教授」坂本龍一,儘管「教授」這稱謂,其實是他昔日樂團Yellow Magic Orchestra(簡稱YMO) 的夥伴兼知交高橋幸弘,帶著點幽默所取出來的,那比較像是個綽號,只因高橋深深佩服坂本解釋音樂理論的能耐。

年度現象03:遲來的#MeToo時刻 改變表演藝術產製樣貌

搜尋《PAR表演藝術》雜誌資料庫,撇除劇情介紹、歷史事件或修辭隱喻不談,「性騷」關鍵字最早的紀錄,是1995年一篇關於民族音樂發展的文章(恰好也是年度回顧專題)。時值國立藝術學院(現為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成立傳統音樂學系之際,文中連帶提及他校民族音樂教授被指控性騷擾案件成立(註1)。再次出現,已是2017年城市藝波的紐約報導。這次它有了個響亮的名字「#MeToo」——關鍵字標籤(Hashtag)代表的是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MeToo」一詞則讓個人經驗不再只是個案,而匯聚為集體經驗並形成社會運動。

年度現象02:國家語言發展法推行 補助母語創作

2023年1月3日,文化部依據《國家語言發展法》第14條:「政府得補助、獎勵法人及民間團體推廣國家語言」,訂定《文化部語言友善環境及創作應用與推廣補助作業要點》,為面臨傳承危機的國家語言,增加學習管道與使用機會。

年度人物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3:曾慧誠 深刻連結戲劇與音樂 立下本土音樂劇里程碑

長年厚積台灣本土語言、歌謠與身體,曾慧誠在執導《勸世三姊妹》一劇中爆發了渾厚的力道,精準地在俚俗中展現作品深層的內涵與結構,同時也為載歌載舞的音樂劇注入趣味的元素。

年度人物PAR PEOPLE OF THE YEAR 2023:崔台鎬 勇於挑戰類型 成為最具存在感的劇場角色

曾被譽為「極具存在感的綠葉」的崔台鎬,原因是每回演出未必是主角,但在舞台上恰如其分的存在感,卻令人印象深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