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真的叫Switch 2!任天堂突襲曝光外觀影片 螢幕、Joy-Con全變大

蔡英文前隨扈兩年考上書記官 兩個領悟找到讀書關鍵

蔡知辰曾是蔡英文當總統時的隨扈,退伍後備考兩年考上書記官。圖/蔡知辰提供
蔡知辰曾是蔡英文當總統時的隨扈,退伍後備考兩年考上書記官。圖/蔡知辰提供

曾是蔡英文當總統時的隨扈,蔡知辰國安特勤退伍後決定轉行考書記官,兩年內考上司法四等書記官。她認為自己除了幸運,還靠老師點醒她領悟兩個讀書關鍵,一是「懂法理而不是背法條」、二是「不要浪費時間重複做考古題」。這兩個領悟幫她打通司法特考的任督二脈,順利金榜題名。

蔡知辰高中畢業便進入軍隊,因優異表現被選為國安特勤、成為蔡英文隨扈。她表示,軍隊環境沉悶封閉,很擔心退伍後無法跟外界接軌,在退伍前便找到自己的志向—考書記官。

但這種另類的選擇不被同儕朋友看好。她表示,第一年考書記官不僅落榜、成績離上榜也有巨大的差距。但她以王陽明名言自勉:「我以落第動心為恥」。王陽明科舉兩次落榜遭朋友譏笑,卻認為落榜無所謂,為落榜動心才是問題。她抱著「不動心」的陽明心學克服心魔準備重考。

許多法律系學生大學念了四年法律,也要準備好幾年才能考上書記官。蔡知辰表示,她不是相關科系,一開始準備時確實是霧煞煞,無法理解甚麼是法理。而她一年備考採線上函授、沒有老師可當面詢問,只會死背法條。第一次考司法特考書記官,她成績差到連基本分都拿不到。

第二年備考時,她改到補習班跟老師面對面上課。老師告訴她要懂法理、不要死背法條;考試寫申論題時就算背不出法條,只要寫得出法理,也能夠得分,「你需要的是法理,不是法條。」老師的話讓他驚覺讀書方法錯了,開始用「讀法理」的方式重新準備考試,上課記筆記也重新消化、用自己的語言寫下。一年之內她分數突飛猛進廿多分,第二次應考便考上書記官。

第二個領悟是「不要重複做考古題」。蔡知辰回想,第一年備考,浪費最多時間在做申論題的考古題。老師告訴他,申論題的法理是一樣的,但考官不會重複一樣的題目,如果考生重複做考古題,只是「淪陷」在固定題型、不懂得變通。

雖比別人起步晚、兩年就得讀完別人大學念四年的法學專業,但蔡知辰仍然堅持每天下午固定運動,透過運動釋放壓力。她認為,軍中培養的紀律和抗壓性,對備考相當有幫助。她想以自己的經驗告訴考生:「只要肯努力不懈,縱使起步慢,也能抵達終點。」

蔡知辰小檔案。 圖/聯合報提供
蔡知辰小檔案。 圖/聯合報提供
司法四等書記官報考資訊。 圖/聯合報提供
司法四等書記官報考資訊。 圖/聯合報提供

書記官 考古 蔡英文

延伸閱讀

王陽明刺青店「合體林昱珉」喊:我們就是頂級89! 網一面倒開轟

李李仁見中華隊奪冠瞬間大哭 想約王陽明一起打棒球

個人意見犀利點評/曾沛慈「透視爆乳」激似大白菜!她撞款廚房紙巾 王陽明像跑遊艇趴,許光漢臉=一切

曾傳不合!王陽明突然合影陶晶瑩夫婦:你們開不開心?

相關新聞

不選國營?頂大生為何考公職 過來人點關鍵考量:很正常

以往公職工作穩定、福利好,吸引眾人搶考,不過近來國營企業因報考門檻較低、薪水同樣不錯,成為新一代搶手「鐵飯碗」...

警特考刪身高限制…三寶媽欲報考 過來人見丈夫職業搖頭:除非有靠山

日前考試院會通過修正草案,自今年起刪除警察特考考生的身高限制。一位三寶媽在網上發文表示,此次條文修正,讓她萌生報考警特的念頭...

新人公務員很敢?菜鳥遭訓直嗆科長 結局讓前輩全叫好:像英雄一樣

公務員職場霸凌案層出不窮,其中,更有不少是以長官身分「上對下」,仗著權勢不合理對待下屬。不過,就有一名網友在Dcard發文分享...

公費留考榜單揭曉 共120人、6大核心戰略產業學門錄取15人

教育部今天公告113年公費留學考試錄取名單,合格報名人數359人,錄取120人,其中6大核心戰略產業相關學門,共錄取15...

公務員之死後…人事總處設霸凌通報平台 他提3建議挨批:另一種霸凌

公務員遭遇職場霸凌的事件層出不窮,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於去年12月設立「人事總處職場霸凌案件通報平台」,提供受害公務員申訴的管道。然而,有網友於社交平台質疑,這只是將公務員霸凌案件地下化的做法,並提出3項建議,但有人於留言區點出,這些建議要實行,恐怕會變成對人事總處的霸凌。

他納悶公職福利差為何人人搶著考? 網吐「1原因」

公職是不少人出社會後的努力目標,一名網友在Dcard提問,公職明明福利一般,補助不多,宿舍也多數不提供,不懂為什麼還是人人搶著做,以「大家有感受到公職的福利嗎」為題發文提問,有網友指出「鐵飯碗」正是公職最大優勢。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