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太像911事件?巴基斯坦國際航空宣傳復飛巴黎 「直衝鐵塔」廣告挨轟

考上台大卻被逼「當波波接家業」 醫二代心累:台灣農業社會的遺緒

一名男網友表示,高中畢業後,因為考上台大非醫學相關科系,每年都被開業的醫師父母問說要不要去當波波,再回台接家業,讓他相當無奈。圖為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舉辦「波波牙醫侵台利益結構圖」記者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陳正興攝影
一名男網友表示,高中畢業後,因為考上台大非醫學相關科系,每年都被開業的醫師父母問說要不要去當波波,再回台接家業,讓他相當無奈。圖為台灣基層牙醫師協會舉辦「波波牙醫侵台利益結構圖」記者會。聯合報系資料照片/記者陳正興攝影

近日波波醫師爭議延燒,一名男網友在Dcard表示,高中畢業後,因為考上台大非醫學相關科系,每年都被開業的醫師父母問說要不要去當波波,再回台接家業,讓他相當無奈,直言「這某種程度上是台灣農業社會的遺緒吧!相信家戶集體生產是製造價值的最佳解」,引發討論。

原PO表示,父母一直對自己勸說「大學給你念興趣沒關係,畢業或是休學再去波波念一個醫學系,回來給你接診所」。這讓原PO相當不以為然,透露自己都在台大念到研究所畢業,已經準備出國進修博士班了,父母卻會不時拿醫師公會雜誌刊登的廣告,跟自己重提當波波的事情,「說波波現在不行還有捷克、西班牙、匈牙利等等,他們(父母)同學、學長、學弟誰誰誰的小孩也送出去」,甚至連相關考試群組都幫原PO加好,「到底是有多瞧不起非醫的學位和職涯」。

原PO感嘆,自己家中已經有一名哥哥,從台灣某間大學醫學系畢業,並在醫院執業,「台灣醫師的小孩有留在台灣的,子女之中完全沒有念醫學系的,應該是絕對少數」。也因此,原PO可以理解在一個醫生家庭裡,要是真產不出下一代醫師,為人父母會有多絕望、難堪,「以至於要小孩一再重考,重考還是不行,就下重金、開外掛,把子女送出國去買學歷」。

原PO指出,他觀察到台灣有不少開業醫師,非常希望自家能有好幾張醫師、藥師、治療師執照,期待子女就算沒念醫學系,改念藥學系也好,「總之就是要和醫學院沾上邊,全家族一起在診所投入超額工作,獲得超額報酬,然後一代一代永遠繼承下去,這某種程度上是台灣農業社會的遺緒吧!相信家戶集體生產是製造價值的最佳解」。

最後,原PO補充,他寫出這篇文章,並非要把「波波醫師」的學經歷正當化,而是想指出許多台灣醫牙家庭,「有著極度單向度的價值觀,眼裡只有自我複製才有價值」。因此仲介從不會在尋常報章刊登波波醫師的招生廣告,而選擇把廣告登在醫牙公會的每期雜誌上,「波波最多的不是什麼路人暴發戶或政府官員,最多的是捧著錢自我複製的醫牙子弟」。

貼文曝光後,不少網友深有同感,留言說「認識一個波波被醫師父母逼出國念,讀書讀不下去也不想讀,整天哭哭啼啼說壓力好大」、「人生真的是對自己負責就行了。我的家族有八位人醫,單就分數來看,以前也曾覺得自己是不是生來拉低家族水平的,家裡偶爾也會試探問說要不要去歐洲念醫」、「超不懂那些醫生頭腦在想啥,我認識的波波幾乎都是被醫爸醫媽逼出去的,真的有點可憐,回來還要被歧視」。

台大

延伸閱讀

被遺忘的報導:東京醫大「厭女」歧視入學考,後來呢?

13歲怨父拋家棄子…30年後 他陪13歲少女面對癌末不顧家爸爸

已經做了很多,但得不到主管認可?心理師:比較不是問題 「過度比較才是」

我們真的還在一起嗎?當關係變得模糊,我該怎麼辦?從《再見機器人》裡學習與模糊性失落共存

相關新聞

台師大與加州理工學院攜手 將為量子計算領域帶來突破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與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合作的最新研究,發現在極低溫下,磁場誘發單層二硫化鉬(MoS₂)電晶體中產生的極...

靜宜獲選教育部青年署「青年職輔中區召集學校」 促校際產學合作

靜宜大學獲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評選為「114年青年職涯輔導中區召集學校」;職涯發展暨產業促進處魏清圳職產長表示,靜宜任中區召...

大陸明星趙露絲母校明道大學何去何從?彰化立委盼地方接管

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到明道大學考察,縣長王惠美趕到,再次請行政院通過彰化縣政府接管明道大學,配合相鄰99公頃彰南產業園區整...

頂大成績通膨嚴重 台大A以上學生近6成

台大大學部學生「A及A+」占比高達五成九,台灣師大A以上占比六成四,「高教成績通膨」嚴重,影響學術聲譽,求職與申請國外研...

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班今年將招生 台師大教授不看好

70年歷史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系被譽為科大校長搖籃,本欲功成身退停招,後教育部出面協調,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

印尼親王TEJO親手鑄劍送虎科大 直言台灣是他的第2故鄉

印尼親王K.R.A.TEJO BAGUS SUNARYO,同時也是梭羅王室宮廷藝術文化總監,應虎尾科技大邀請今天來台拜訪...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