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農地黑『膜』法:焚燒、掩埋與棄置 廢塑膠亂象直擊

五角大廈公布一批最新合約 雷神支援台灣F-16延壽案

台股開盤下挫128點後兩萬點得而復失 台積電跌13元開770元

寫作教室/「多做多得」三種文體這樣寫 112會考作文解析速報

112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20、21日舉行。圖/本報資料照片
112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20、21日舉行。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次作文考題〈多做多得〉,對考生而言較為友善,可發揮空間很大。無論是擅長記敘文、抒情文還是議論文的考生,三種文體的自由發揮度相當高。

洞察本題考點,我們會發現題目對話框中:小李傾向利己思維的角度在看待做事。阿宏則是除了經驗分享外,較側重在物質的獲得為思考基礎。育同樣是自身經驗分享,但他注重能力的積累與人脈。最後大禹可能是較為務實以利益為上,也可能是慣性不願攬事上身。考生可以透過這些背後訊息,去思考自己下筆切入的角度為何。

圖/翻攝自111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試題本
圖/翻攝自111國中教育會考寫作測驗試題本

以立意來看,選擇走記敘文與抒情文路線的,多做多得的「收穫」,可分為兩個層次,考生可以從物質收穫,寫到心靈的獲得。這樣既能在立意上營造層次感,亦可為末段的價值觀定調。選擇議論文寫法,可以進行正反的思辨,思考點有三:

1.多做多得,得的是什麼?

2.多做,會不會反而多錯?

3.這句話由誰來說比較適合?會不會有時候變成對願意做的人的道德勒索?

另外,提醒考生,以思辨的角度切入該題,需注意批判的口吻是否溫和委婉。作文是面向大眾的語言,溫柔的語氣接受度會更高。

以取材來看,無論是自我經驗、人際關係或正反思辨的類型都很適合這個主題。例如,自願擔任班級幹部或社團負責人的經驗,從中發生了哪些故事,又帶給你哪些體會。又或者,常在報章媒體中看見為子女做盡一切、包山包海的父母,對子女真的是好事嗎?你從這些故事中又有哪些感受和看法?抑或是,在小組分工合作時,有些人責任感滿滿,有些人卻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多做的人,反而是承受做多壓力的人,而不做的人,卻能共享最後的成果。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該如何自處?這些都是可以在自身生活中,尋找到相關的故事足跡。

作文是體現一連串思考的歷程,考生只要能寫出自己15歲的經驗、思考這件事情脈絡或順序,提出你從中體會到的省思就可以了。

作文 寫作教室 會考 考題

延伸閱讀

郭台銘表態「回國民黨」基層反彈 侯友宜:共好才能面對挑戰

聯合盃作文大賽共192人獲獎 社長游美月盼學生思辨共好定義

學測英文作文考「表情符號」 字數不足將扣總分1分

罐頭式作文大考難出類拔萃 閱卷老師:最多拿B+

相關新聞

生在學霸世家 媽媽還是史丹佛教授 卻不愛讀書只想當明星》演員蜜兒:謝謝媽媽挺我追夢

在史丹佛任教多年,郭岱君直言,她看過太多「不快樂的學霸」了,即便女兒不擅長讀書,她也試著放下期待,並在學習放手的過程中發現:讓孩子長成自己的模樣,才是真正愛孩子。

北一女市長獎、柏克萊跳級畢業,學霸工程師Kelly:掌握4訣竅,考高分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難

北一女數資班、柏克萊資工系、灣區軟體工程師、新銳網紅YouTuber…「確實常被人家說,我是人生勝利組,不過,我從小就超級認真的,很自律,會給自己目標,然後一直前進。」Kelly Tsai說。

大學重考、端盤洗碗 他從「魯蛇」變大學教授:若孩子找不到學習動機和目標 就讓他去做這些事

中原大學教育所副教授簡志峰念國、高中時,在班上的成績倒數、大學重考、研究所考了10間,全部名落孫山。大學畢業後去美國做餐飲,直到26歲才找到學習的動機,下定決心重拾書本。

赴美陪讀變身名廚、還學中醫 她:媽媽努力跳脫舒適圈 就是最好的身教

在婚前,Choyce是百萬年薪的業務;當媽媽後,她帶著一雙兒女玩遍世界,成了知名部落客;孩子大了,她赴美陪讀,自己也進廚藝學校拿學位,還到四季酒店當廚師;如今,她正在攻讀中醫碩士。「永保動能、放膽追夢」是Choyce的人生哲學,也是她希望教會孩子的。

全職育兒16年重返職場 她53歲奪金鐘獎60歲開咖啡館: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 我的人生也是

小孩的成長只有一次,媽媽的人生也是。劉玉嬌曾全職育兒十多年,在小兒子十歲時,重新找自己。她做廣播做到得金鐘、打桌球打到變教練,還在60歲時考上杯測師、開了咖啡館,「人生只有一次,想做什麼,就去吧!」

當了醫生卻脫下白袍追夢》作家楊斯棓:孝順 不代表要將父母的期待照單全收

出身醫生世家,又是長子,楊斯棓從小就被期待繼承父親衣缽,當上醫生後,卻毅然離開診間追夢,「我不想因為孝順,就過著『複製貼上』的日子,我想過我的版本的人生,重新定義『孝順』這兩個字。」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