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學校營養午餐升級吃「友善蛋」 國小生6月這2天搶先嘗鮮

北市學校營養午餐再升級,教育局今年起首度導入友善飼養雞蛋,6月18日與25日率先供應北市公私立國小142校、近10萬名學生。本報系資料照
北市學校營養午餐再升級,教育局今年起首度導入友善飼養雞蛋,6月18日與25日率先供應北市公私立國小142校、近10萬名學生。本報系資料照

北市學校營養午餐再升級,教育局響應動物保育及友善環境,今年起首度導入友善飼養雞蛋,每學期補助1次,將動物保育與友善飼養概念推動至校園;6月18日與25日率先供應北市公私立國小142校、近10萬名學生,113學年度將擴大供應至國中及完全中學,未來將有227校、約17萬人受惠。

教育局2019年起鼓勵學校採用友善環境耕作的有機食材,迄今持續補助國中小學校午餐每周3次有機蔬菜、1次有機米,今年2月起加碼補助國小每月1次有機菇,落實從農場到餐桌的永續概念,6月更從友善環境延伸至友善動物,每學期導入1次友善飼養雞蛋。

教育局說,友善飼養雞蛋是採農業部公告「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此次友善蛋來源牧場雞隻採室內平面飼養,母雞可在室內自由活動、覓食,並設置有產蛋箱供產蛋,以及多層棲架來滿足雞隻在高處歇息的本能。

教育局表示,6月18日、25日率先供應北市公私立國小共142校、近10萬名學生;113學年度將擴大供應至國中及完全中學,共227校、約17萬人,每年升級友善飼養雞蛋所需補助經費約170萬元,台北農產運銷股份有限公司以第三方監督管理友善飼養雞蛋來源及CAS驗證國產食材供應,輔以檢驗把關,確保食材來源及安全性。

教育局指出,有別於蛋料理常見的炒蛋或蒸蛋等供應方式,台北市餐盒食品商業同業公會會員響應動物福利政策,特別供應完整全蛋,讓學童們感受蛋的起源,從母雞生活在開放性飼養環境每天下蛋,再由廚工用心烹煮蛋料理,成為餐盤一項重要食材,提升學生動物保護及動物福利觀念。

北市教育局宣布學校營養午餐今年起導入友善飼養雞蛋,來源牧場雞隻採室內平面飼養,母雞可在室內自由活動、覓食。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北市教育局宣布學校營養午餐今年起導入友善飼養雞蛋,來源牧場雞隻採室內平面飼養,母雞可在室內自由活動、覓食。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北市教育局宣布學校營養午餐今年起導入友善飼養雞蛋,來源牧場雞隻採室內平面飼養,母雞可在室內自由活動、覓食。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北市教育局宣布學校營養午餐今年起導入友善飼養雞蛋,來源牧場雞隻採室內平面飼養,母雞可在室內自由活動、覓食。圖/台北市教育局提供

教育局 雞蛋 食材

延伸閱讀

影/林森北路大樓藏春色 北市警突襲3對男女「全裸緊密連結」...帶回51人

稱龔正僅是「二把手」 北市反問陸委會:應樂見和平推演展現

關渡洲美地區部分改城鄉一 北市國土計畫修正後送中央

北市國小導護志工高齡化 5名85歲志工「保不了」遭勸退

相關新聞

高雄六龜新威國小去年新生掛零 8月起併入美濃廣興國小

高雄六龜新威國小創校歷史104年,去年9月全校新生掛零引起外界關心,因全校學生人數不足40人,面臨裁併校問題。教育局長吳...

兩年保證轉名校?高二妹妹想赴美 過來人搖頭:英文不好直接沒救

赴美念書真的這麼輕鬆?一名女網友透露,目前念高二的妹妹突然想去美國念書,然而光是英文一科就一直在補考,成績很差,加上看到近年新聞感覺美國不太安定,讓她擔心妹妹是一時太衝動。原PO因為不太了解留學制度,只好詢問廣大網友意見,「想問一下,有人現在還會選擇去美國念大學嗎?」

唱出布袋戲的磅礡大氣 雲林國小合唱團驚艷評審7月將登國際大賽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國小合唱團日前以融入布袋戲文化的創意編曲驚豔評審,再度拿下全國雙特優,將於7月到韓國濟州島參加世界合唱大...

屏東偏鄉小校水泉國小女籃奪冠 不忘帶上月琴表演恆春民謠

屏東縣恆春鎮水泉國小全校僅35名學生,學校發展籃球、恆春民謠,學生們今年3月參加2025全國籃球錦標賽U12女子MINI...

難怪大家不喜歡數學...他分享國小低年級「超難算式題」:誰解得出來?

國小低年級的數學題你解的出來嗎?一名男網友分享「國小低年級資優班」數學題,題目中展示著一個直式加法算式:「丙乙+丙甲=甲乙丙」,試求甲、乙、丙分別是多少?」,此問題難倒一堆網友,紛紛直呼:「難怪一堆人不喜歡數學」。

基隆二信將設半導體實驗班 菁英式教育培訓出大學新生

基隆市二信高中今天表示,順應全球半導體產業快速發展趨勢,二信電機科成立「半導體實驗班」已獲教育部同意,未來將與設有半導體...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