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NVIDIA 的正確唸法嗎?名字來自羅馬神話這位「女神」

(首圖來源:NVIDIA)
(首圖來源:NVIDIA)

【文‧姚惠茹】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炫風,市值更是一度突破3兆美元衝全球第二大,但你知道NVIDIA正確唸法嗎?國際媒體近來研究,其實NVIDIA的發音是「en-VID-eeyah」,而不是人們以為的「NUH-vid-eeyah」,且取名是由羅馬神話忌妒女神「invidia」演變而來。

世界頂尖企業名稱都很簡單,如蘋果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堅持水果飲食時幫公司取名,因覺得蘋果「有趣充滿活力,且不嚇人」,甚至這名字在電話簿排在Atari之前。微軟則是「微型電腦」和「軟體」兩個詞的組合。

全球市值一度突破3兆美元衝全球第二大的NVIDIA相反,名字非常標新立異,甚至難以聯想到這是壟斷人工智慧晶片市場的科技巨頭,官網顯示NVIDIA的發音是「en-VID-eeyah」,而不是人們以為的「NUH-vid-eeyah」。

NVIDIA名字來自黃仁勳、馬拉科夫斯基(Chris Malachowsky)和普里姆(Curtis Priem)三位共同創辦人,當時幾乎敲定新業務所有細節,但遲遲沒有確定名稱,只是文件命名為「NV」,甚至三人被迫尋找名字時,剛開始選擇「NVision」,結果已被衛生紙製造商取走了。

後來三人搜尋所有含「NV」的單字,直到黃仁勳建議NVIDIA,即興發揮拉丁語單字「invidia」,意思是「嫉妒」,這名字之所以一致通過,因三人希望設計出功能強大的圖形晶片,讓競爭對手「嫉妒到臉色發青」(Green with Envy)。

「Invidia」是羅馬的嫉妒女神,羅馬詩人奧維德(Ovid)《變形記》描述,Invidia心臟被膽汁染成綠色、舌頭滴著毒液、臉龐一片慘白、身形骨瘦如柴,雙眼瞥視萬物,NVIDIA品牌LOGO的綠色眼睛,靈感更是來自嫉妒女神,意即Invidia會對嫉妒之人投以「邪惡之眼」。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延伸閱讀

央行出手房市降溫了? 高雄移轉量月減22%

「夢的N次方」台南二中登場 800教師數位增能

就市論勢/蘋概、能源、航運 聚光

賴總統喊台灣平均發展 最先進產業移往中南部

相關新聞

你知道NVIDIA 的正確唸法嗎?名字來自羅馬神話這位「女神」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來台掀起炫風,市值更是一度突破3兆美元衝全球第二大,但你知道 NVIDIA 正確唸法嗎?國際媒體近來研究,其實 NVIDIA 的發音是「en-VID-eeyah」,而不是人們以為的「NUH-vid-eeyah」,且取名是由羅馬神話忌妒女神「invidia」演變而來。

包包掛飾為何風靡年輕世代 專家:自我獨特性的延伸

包包掛飾不足為奇,但包包掛著十幾個吊飾,可能只會出現在東京迪士尼等地,但去年開始達巔峰,年輕人時興包包掛著大串飾品。心理學家分析,包包掛飾與時尚選擇一樣,是種宣揚自我與獨特個性的延伸,且不必花太多錢。

AI可以當很好的聊天對象 研究:當員工就免了

最近愈來愈多人加入 ChatGPT 行列,甚至有人用到有感情,只要用過就離不開它,更可能成為一般人的最佳助理,老闆的最佳員工,但目前這個願景可能有點難達成,卡內基美隆大學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實驗,打臉 AI 取代人類員工假設,AI 時代只會更需要人類員工。

顛覆常識 研究:睡前運動讓你睡不好

現代人工時長、通勤時間長,回到家處理一家大小事之後,才有自己的剩餘時間,生活積極的人可能會出去運動,如夜間跑步,但最近一項研究發現,睡前四小時內進行劇烈運動,可能會讓你睡不好。

AI 肯定會取代人類 未來企業規模更小、老闆更賺

AI 不只知識豐富且愈來愈人性化,許多小朋友都已經習慣每天與 AI 對話,讓人遇見未來世界的互動樣貌。雖然很多專家認為 AI 不會取代人類勞工,只會增強勞工技能,但紐約投資銀行創辦人講出實話,表示 AI 正在完全取代人類,將來的企業規模會更小,老闆會更賺錢。

數位失智症沒證據 研究:長者玩手機有益大腦健康

對年輕人而言,生活太依賴手機,譬如導航,可能會降低大腦認知功能,但對老年人不是如此。最近《自然人類行為》 期刊研究發現,至少對 50 歲以上的人來說,數位失智症假說可能不成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