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穿名牌上班 研究:自私者的符號

【文‧黃嬿】
社會經濟地位構成一個人的身分,這種外衣可透過塑造,讓自己看起來更有能力、更成功,因為看起來高人一等,所以人們對追求富裕的假象樂此不疲。但表現富裕在職場不見得有利,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研究發現,如果要找團隊成員,人們不喜歡炫耀社會地位的人,認為那些人更關心自己的利益。
美國密西根大學商學院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oss School of Business) 研究發現,依賴合作的社交場合,人們不喜歡炫耀的人,若知道自己是被選擇的對象,人們也會選擇低調,讓自己看起來更樂於合作。研究人員線上招募 2,800 多名參與者進行多項實驗,要求一組人透過評估社群媒體資料找尋找加入團隊的人,這些社群媒體貼文有些是中性描述的貼文,有些是展示高社會地位的貼文,如豪華汽車、旅行、服裝、美食等。
研究人員發現,查看炫耀式貼文的參與者不會推薦這些人加入團隊,還認為這些富裕的人更關心自己的地位,不太可能關心他人。其他實驗角色互換,讓大學生創造自己的社群媒體資料,並為資料照片選擇要穿的服裝,可選擇穿名牌或一般服飾,參與者被告知是線上團隊的人選。
結果發現,一個人若想展現合作意願,個資照片較不會選擇穿名牌服飾。研究人員表示,人們會根據社會目標改變展示自己的方式,當目的是合作,謙虛是關鍵。
但研究也強調,社群媒體表現謙虛對加入團隊合作有益,但想被當成有力競爭對手,謙虛就派不上用場。研究發現,當人們想找不是重視合作而是有競爭力的成員,展現社會地位的人評分要高得多。
簡言之,Instagram 或 TikTok 經常上傳奢侈品和奢華假期,這些符號表徵可能會有益說服他人、恐嚇競爭對手或任何需要競爭的場合,但也可能會向潛在朋友或未來雇主發出訊號,顯示你是不太考慮他人需求的人。
社群媒體時代,人們很容易展示財富地位,但如何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又想證明自己是團隊合作的最佳人選,表現謙虛可能是第一道門檻。研究發表於《人格與社會心理學》。
- For cooperative teams, modesty leaves the best impression
- Want a Tough Competitor's Aura? Don't Act Too Modest
【本文章由科技新報授權提供,更多精彩內容請詳科技新報官網】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