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晃不停!凌晨連4震「最大規模5.4」嘉義阿里山也很搖

教保員涉猥褻幼童家長籲說明 德育學院:一定會負責

立委范雲(中)、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左二)偕同虐童案家長召開記者會,指出基隆德育護理健康管理學院受委託營運的多家教保機構,接連爆出教保員不當對待及性猥褻事件,該校不但未盡監督之責,更在案發後欺瞞家長、阻礙調查,要求道歉、還家長公道。聯合報記者董俞佳/攝影
立委范雲(中)、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左二)偕同虐童案家長召開記者會,指出基隆德育護理健康管理學院受委託營運的多家教保機構,接連爆出教保員不當對待及性猥褻事件,該校不但未盡監督之責,更在案發後欺瞞家長、阻礙調查,要求道歉、還家長公道。聯合報記者董俞佳/攝影

由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辦理的國防部平安新村職場互助教保服務中心發生不當對待及猥褻事件,民進黨立委范雲、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及受害幼童家長今天呼籲,德育幼保系要確實檢討反省,並由系主任出面道歉、承認錯誤,還給家長公道。

德育護理健康學院表示,校方有錯的地方一定會認錯,依法該負起的責任,也一定會負責,絕對不會逃避。

受邀出席記者會的台北市教育局學前教育科長蔡曉青表示,今天晚上要開家長說明會,主要是苗博雅指德育學院不出面,但依照相關法規,要主動告訴家長,因此今天開說明會,請德育人員出面跟家長道歉及說明未來檢討改善方案,而這場說明會為不公開會議。

受害者家長今年8月19日報案,台北市教育局啟動行政調查,認定屬實後在11月裁處涉案陳姓教保員最重罰新台幣60萬元、終身不得任職,陳男9月被檢方羈押、11月被起訴。

范雲、苗博雅偕同受害幼童家長今天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質疑德育護理健康學院受委託營運的多家教保機構,接連爆出教保員不當對待及性猥褻事件,不但未盡監督之責,更在案發後欺瞞家長、阻礙調查。

受害幼童家長說,今天召開記者會的目的,是希望和民眾一起檢討反思,經營本案幼兒園的德育幼保系在這次事件的過失與責任,包括案發後的欺瞞態度,以及督導管理上的失職,希望德育幼保系能確實檢討反省,並由系主任出面道歉,承認錯誤。

受害幼童家長質疑,儘管德育領取教育部國教署的督導經費,但家長懷疑,德育並未依規定,由該校教授每週入園進行督導。

也有受害幼童家長指控,她在調閱監視器過程中,看到難過的畫面時,有德育的陪同人員以戲謔方式稱,與其看難過的事情,「還不如跟先生去開房間」。

范雲表示,本案件顯示教保培育系統,應更加納入兒童人權及性別平等尊重幼兒身體自主權等概念。目前教保人員培育必修未納入性平教育,幼兒園也沒有規定要教性平教育,這2點均已納入總統賴清德「啟動性別平等教育2.0」政見,她在立法院會持續追蹤並推動。

苗博雅說,希望德育高層對家長及孩子真心道歉,並改善其拒絕調查的態度,要坦然接受調查,也一定要找出是否還有沒被發現的受害孩子。

猥褻 苗博雅 范雲

延伸閱讀

連報兒虐性侵案!德育學院竟神隱 家長痛陳要道歉

民生社區幼兒園狼師虐童 立委要求德育學院出來面對

北市教保員涉猥褻2機構幼童 議員批市府清查速度慢

議員籲增加大巨蛋體育賽事 北市體育局:114年至少50場

相關新聞

偏鄉代理師進修難 教育部114學年將開11偏遠地區學分班

近年各縣市教甄開缺多,偏鄉教師流失問題更加受到關注。有現場老師反映,偏鄉任教多年的無證代理老師想透過在職進修取得教師證,...

班班有鮮乳 家長教師團體盼重啟

「班班有鮮乳」執行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教師團體、校長團體昨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中會考5月17、18日舉行 簡章明天公告

114年國中教育會考訂於5月17、18日舉行,教育部表示,各考區簡章自1月3日起於全國18個考區試務會及大陸考場試務會網...

家長團體盼重啟「生生喝國產乳」 行政院:會和縣市、部會討論

「班班有鮮乳」執行了一學期就喊卡,多個家長團體及教師團體、校長團體今天在行政院前召開記者會,盼能重啟政策讓學童喝「國產乳...

國內首設公費技職師資班 教授看衰

為吸引學生投身技高師培,台師大工業教育系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今年將招收首屆學生,公費生一年可受領十二點八萬元...

通學步道覆蓋率民怨不足 桃市府:將改善至少100校

桃園市今年屢遭點名道安不佳,為洗刷行人地獄惡名,市府力推國中小學通學步道計畫,現已完成56所學校改善工程,超越原定4年5...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