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八年級生表現亮眼!超車歐洲國家 公民認知、性別平權支持度國際第一

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主導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在中歐時間11月28日上午10時發布國際報告和評比結果,我國也同步在台北時間下午5時舉辦記者會公布。記者李芯/攝影
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主導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在中歐時間11月28日上午10時發布國際報告和評比結果,我國也同步在台北時間下午5時舉辦記者會公布。記者李芯/攝影

睽違6年,今日我國調查團隊與其他國家同步公布2022年「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簡稱ICCS)成果,研究發現在24個參與國家之中,台灣13歲半學生在眾多老牌歐洲民主國家中脫穎而出,於公民認知項目拿下世界第1,在性別平權、族群平權、移民人權的支持度也都排名第1。

由國際教育成就評鑑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 IEA)主導的國際公民教育與素養調查研究在中歐時間11月28日上午10時發布國際報告和評比結果,我國也同步在台北時間下午5時舉辦記者會公布。

這項計畫旨在評量與比較參與國家13歲半的公民素養和公民教育現況,13歲半相當於我國八年級學生,本次是在2022年施測,過去我國曾在2009年及2016年參與調查研究。2022年全球有24個國家約8萬2000位學生參與施測,我國在教育部的支持下,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組成跨校研究團隊,總共159所國中、5227位學生參加評比,結果反映我國公民教育成效、學生的民主素養及對全球議題的關注情形。

台師大教育系教授劉美慧指出,台灣這次的表現非常亮眼。因為有歐盟的支持,評鑑參與國家以歐洲國家為多,劉美慧強調:「我們是在跟歐洲老牌民主國家做比較」,台灣的民主發展其實相對時間短,但表現卻不輸這些國家的學生。

測驗的其中一個部分為學生認知測驗,了解學生對公民機構與體系、公民原則、公民參與、公民角色與認同的認知,劉美慧也舉出公民認知相關幾個測驗題目,在開放題的部分,有詢問「假新聞的存在如何傷害民主,讓學生自行寫出兩種方式等等。

台灣學生的公民認知是世界第1,第2名開始依序為瑞典、波蘭、愛沙尼亞,台灣在2009年僅第4名,2016年的評比來到第2名,今年直接拿下第1。劉美慧指出,台灣學生在學習上非常積極、認真,IEA總部人員也非常讚賞學生表現,至於為何會有好表現,團隊推測是因為疫情期間學校仍積極落實線上教學,再來就是108課綱所強調的探究和實作,符合國際公民教育趨勢。

問卷的另一部分為學生的情意態度,其中台灣的性別平權、族群平權、移民人權的支持度都在國際間排名第1。調查團隊認為,這和政府強調性別平等教育、中央部會落實性別主流化、教育部設置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有關,學校積極推動性別平等教育,並將民主素養、法治觀念紮根,進而尊重多元文化與族群差異,營造溫馨友善的校園氛圍。

人權 假新聞 性別歧視 教育部 素養

延伸閱讀

明年將卸任 游毓蘭最掛念的交通安全、道路平權盼接棒

2023高雄同志大遊行 近萬人上街頭展現平權

竹縣立委登記 黃秀龍要汰除恐龍法官、劉台穠喊性別平權

丹麥最大書展 紀大偉致詞:性別平權連結兩國

相關新聞

賴總統籲重啟陸生來台 大學問網站將開升學專區

總統賴清德在就職演說中提及,兩岸重啟對話和大陸學位生來台就讀。大學問網站今天表示,將開設「陸生專區」頻道,整理來台升學相...

警進校帶走小六生遭批「最壞教育示範」 律師曝教師剩2選擇:萬分悲哀

台中市西區某國小六年級學童和老師起衝突,手持軟球棒打到老師,事後雖道歉,次日老師仍報警提告傷害,兩員警入校內帶走師生到派出所做筆錄,全案函送少年法庭。整起事件在議會曝光後,市長盧秀燕對校方讓警員把孩子帶走作筆錄、無人陪同,大為震怒,同時也引發教師炸鍋,在網路大表不滿。

校園性平事件調查過程施壓被害人 最高罰15萬元

因應去年性別平等教育法修法,教育部近日公布新增性平事件調查規定,未來若學校人員在性平事件調查過程中向受害人施壓,恐處最高...

北市65校有棒球隊僅9位專任教練 議員籲預算提高、專業人員入校

12強中華隊奪冠再掀棒球熱,但北市選手幾乎外流補助獎金一度面臨發不出去窘境。根據統計,目前北市有65校設棒球校隊或社團,...

壘球賽事擅用泰雅圖騰原創設計 泰安鄉公所今公開致歉

苗栗縣泰安鄉公所日前舉辦的「泰安鄉慢速壘球邀請賽」剛圓滿落幕,但活動使用的紀念T恤卻傳出侵權疑雲,公所調查後坦承是得標廠...

聯合盃作文桃園初賽頒獎 210人獲獎

第18屆聯合盃全國作文大賽桃園初賽昨在南崁高中舉行頒獎典禮,本次共2010位學生參與,210人獲獎。桃園市長張善政致詞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