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一人失能全家破產 「零家庭照顧者」危機來臨

俄羅斯以智慧財產權作為被制裁的報復手段

(圖片來源:大圖:維基百科 — 使用Flickr upload bot從 http://flickr.com/photo/84641606@N00/548370680上載; 小圖:Rospatent Federal Servic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圖片來源:大圖:維基百科 — 使用Flickr upload bot從 http://flickr.com/photo/84641606@N00/548370680上載; 小圖:Rospatent Federal Service for Intellectual Property)

【李淑蓮╱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作為對聲援及支持烏克蘭的國家的反擊,俄羅斯採取了罕見的手段,以智慧財產權作為國家的戰爭策略。

俄羅斯政府於3月初發布法令表示,俄羅斯企業已沒有義務向「不友好」國家的專利、實用新型和工業設計所有者提供損害賠償,這些「不友好」國家都是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

這意味著俄羅斯企業可以無需支付授權金或徵求權利人的同意,任意使用「不友好」國家的智慧財產權(Intellectual property,IP),包括發明專利、商標及工業設計等等;而受影響的公司無法針對俄羅斯的侵權者主張任何權利。由於台灣也在俄羅斯「不友好」國家名單之列,因此台灣專利/商標權人應多加注意。

在法令公告不久,一家俄羅斯連鎖餐廳於3月12日即採用了一個與麥當勞著名的金色拱門非常相似的標誌,並在俄羅斯當地申請註冊。

俄羅斯在2021年才被美國政府列入對美國智慧財產權保護不足國家的「優先觀察名單」;如此一來,俄羅斯更是快速有效地將盜竊智慧財產權合法化。普丁此舉顯然是對西方經濟制裁和中止對俄羅斯貿易特權的反擊,同時也是對許多跨國公司決定中止與俄羅斯企業業務行為的回應。

可預見的是,在麥當勞被開了第一槍之後,接下來其他美國知名品牌像是星巴克、迪士尼、漢堡王……等等的IP,也可能很快在俄羅斯境內被「合法」盜用。

對智慧財產權的重大衝擊

在最近幾十年,從沒發生過在衝突背景下以中止智慧財產權保護作為經濟武器。歷史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美國推出了《與敵貿易法》(Trading with Enemy);該法案沒收了版權以及敵國擁有的專利,包括著名的德國發明阿司匹林 (aspirin) 的專利。戰後,德國製藥公司拜耳(Bayer)擁有的阿司匹林專利及商標被美國、法國、英國免費徵用,作為德國在《凡爾賽條約》(Treaty of Versailles) 中同意的戰爭賠款的一部分。

這次俄羅斯的反擊行動也導致俄羅斯法官駁回了製作動畫系列佩佩豬 (Peppa Pig) 的英國公司提起的著作權和商標侵權訴訟。法官在庭上表示,「美國及其聯盟國的不友好行為」影響了他的決定。

是否違反國際法?

俄羅斯停止對特定國家擁有的專利和其他智慧財產權的保護可能違反了在全球範圍內保護智慧財產權的國際條約,世界貿易組織(WTO)所有成員國都需要遵守一些條約的承諾,並保證外國企業可以針對侵權者行使維護智慧財產權的權利。

受俄羅斯措施影響並導致損失的國家可能會將俄羅斯告上世貿組織,要求對其實施額外制裁,這將再次打擊俄羅斯企業,尤其是依賴品牌和專利技術的企業,以及其創意產業。

俄羅斯要證明該措施合理的唯一方法可能是引用 WTO 本身提供的安全例外 (security exception),該例外允許各國採取他們認為必要的任何行動,以在戰時保護其基本安全利益。然而,此條例從未被任何國家在武裝衝突的背景下被引用,而WTO官員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不過,烏克蘭總統曾提出禁止俄羅斯參與WTO活動的提案,如果俄羅斯真的像提案那樣被逐出WTO,那俄羅斯反而可以免受全球智慧財產權的挑戰,當俄羅斯已經不是WTO成員國的時候,WTO對智慧財產權的制約也拿他沒辦法。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05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相關新聞

退場條例/加速私立大學消亡?教育券為改善教育品質最終良方!

自「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下稱《私校退場條例》)草案於2022年4月22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同年5月11日正式公布施行後,似乎加快了私立高中以上學校 (特別是私立大專院校) 的退場速度。誠然,在少子化的嚴重衝擊下,學校招生不足已成常態,特別是後段班的私立學校。

數位發展部成立在即 最大挑戰在哪裡?

今年三月初,立法院三讀通過了《數位發展部組織法》,確定行政院轄下將新增一個數位發展部以專責規劃國家的數位發展政策,最快將於7月時正式掛牌成立。這不但是台灣行政部門組織上的一大變革,也代表了政府對於台灣數位發展政策的重視。

解決台灣缺工問題 不應忽視中高齡族群勞動力

今年以來,「找不到人」是每個產業普遍的問題,也使得企業界對於開放外籍移工和培育技術人才的呼聲愈來愈高。不過,台灣社會在逐步進入高齡化的同時,也有愈來愈龐大的中高齡人口離開職場,對比日、韓等國的例子,台灣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善用這些資深勞動力了。

日幣持續貶值 對日本經濟究竟是好是壞?

本刊在前期文章(全球貨幣政策走向緊縮,後座力不容小覷)分析過美國聯準會升息可能的後續效應,但同樣是全球經濟大國的日本,卻持續堅持既有的貨幣寬鬆政策,今年以來也透過買入國債的方式持續向市場放出資金。問題是:這樣對日本經濟從疫情中復甦能有多少助益呢?

全球貨幣政策走向緊縮 後座力不容小覷

全球投資市場的資金派對,已經在今年宣告終結。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已經確立升息的步調,更對外釋出縮減資產規模的具體計畫,意味著投機資金將在未來陸續回流美國。這對於各類投資、企業營運還有全球經濟,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量子科技專利布局:又是中國 No. 1?

看到此篇的標題,讀者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加上一個問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