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市場展望/三大科技巨頭加持 引爆2022年元宇宙商機

(圖片來源:https://about.facebook.com/)
(圖片來源:https://about.facebook.com/)

【吳碧娥╱北美智權報 編輯部】

※如欲轉載本文,請與北美智權報聯絡

元宇宙(Metaverse)相關話題從2021年迅速增溫,加上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裝置的出貨量將在2022年快速成長,預計將帶動市場創造更多虛擬實境的應用內容,2022年有望成為虛擬世界發展大爆發的一年,企圖心最旺的Meta、創新的蘋果、致力發展AR的Google,都準備發布相關新品……

根據TrendForce預估,2021年全球虛擬實境應用內容市場規模達到21.6億美元,至2025將達83.1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40%。TrendForce表示,其中最主要的應用內容仍以遊戲娛樂、影視、社群互動為主,由於虛擬世界的建設和應用內容發展難以單就少數廠商獨立完成,因而會更加注重使用者生成內容的概念,主導廠商透過平台環境的建設、開發工具與介面的提供,來降低使用者的創作門檻,並提高參與度,以此推動虛擬實境應用內容市場。

圖一、2021~2025年全球VR應用內容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TrendForce,2021/12)
圖一、2021~2025年全球VR應用內容市場規模(單位:億美元) (資料來源:TrendForce,2021/12)

建構虛擬世界內容需投入長時間與高成本,若以營利角度為考量,多數廠商仍處於觀望階段。未來元宇宙相關廠商將更關注在架構平台、建設完善的生態模型,並且透過適合的開發工具和介面來降低創作門檻。隨著VR應用內容的發展,促使廠商採用補貼策略來加速擴大用戶數,為了追求更好的沉浸感與互動效果,搭載更多感測器和回饋設計,將成為AR/VR裝置發展的下個重點。

2022年VR/AR裝置出貨量1,202萬台

元宇宙將帶動更多廠商投入虛擬世界,包括社群交流、遊戲娛樂、內容創作、虛擬經濟以及工業應用等,都將是近年發展的重心領域。除了提升半導體運算效能、覆蓋擴大低延遲高速網路之外,用戶端所使用的VR/AR裝置普及,才是發展元宇宙產業的關鍵。TrendForce預估,2022年全球VR/AR裝置出貨量將上看1,202萬台、年成長率達26.4%,Oculus與Microsoft依舊分別占據消費與商用市場的領先地位。

圖二、2020~2025年全球VR/AR裝置出貨量預估(單位:百萬台) (資料來源:TrendForce,2021/11)
圖二、2020~2025年全球VR/AR裝置出貨量預估(單位:百萬台) (資料來源:TrendForce,2021/11)

Facebook企圖心最旺,今年將斥資百億美元發展元宇宙

2022年將是元宇宙的超級爆發年,Meta、蘋果、Google等科技大頭都將推出新的裝置產品。Facebook 母公司為了發展元宇宙,在2021年10月28日更名為Meta,並宣布2022年將斥資約100億美元開發構建虛擬世界所需的技術。Facebook創辦人馬克·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表示,希望在未來十年內,虛擬世界將覆蓋10億人口、承載數千億美元的電子商務,並為數百萬創作者和開發者提供就業機會。Meta計劃以成本價或補貼價出售相關設備,盡可能讓更多消費者願意使用Meta的各項裝置產品,並承諾以低廉的費用為開發者和創作者提供服務,共同提高整體創意經濟。

在過去的幾年裡,Meta推出了一系列Portal 的視訊通話設備、與雷朋眼鏡(Ray-Ban)合作打造的智慧眼鏡「Ray-Ban Stories」,並以Oculus推出了各種版本的VR 頭戴式裝置、遊戲與設備,在在顯示Meta將AR和VR視為未來幾年關鍵戰略的企圖心。

繼Quest頭罩之後,Meta公開將於2022年推出的新一代虛擬現實耳機,專案名稱為Project Cambria。Meta表示這不是Quest 2或Quest 3頭罩的替代品,Project Cambria將是一款比Quest 2耳機更高價的高端產品,包含所有最新的先進技術,無論是社交存在感、顏色穿透都大幅改善,新裝置將能進一步創造「混合實境」(Mixed Reality)。

在Connect 2021上,Facebook強調將擴大「元宇宙」佈局,除了日前已公布的旗艦生產力解決方案Horizon Workrooms,更加入最新成員Horizo​​n Home,並提供測試版的Horizo​​n Worlds。透過Meta的虛擬互動社交平台Horizo​​n,可以自行打造個人所屬的虛擬居家環境,還能邀請好友來家中作客、聚會,Horizon Workrooms則可按照企業需求客製化調整,幫助人們在元宇宙中創造和互動。


【詳細內容請見《北美智權報》301期;歡迎訂閱《北美智權報》電子報

相關新聞

退場條例/加速私立大學消亡?教育券為改善教育品質最終良方!

自「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條例」(下稱《私校退場條例》)草案於2022年4月22日經立法院三讀通過,並於同年5月11日正式公布施行後,似乎加快了私立高中以上學校 (特別是私立大專院校) 的退場速度。誠然,在少子化的嚴重衝擊下,學校招生不足已成常態,特別是後段班的私立學校。

數位發展部成立在即 最大挑戰在哪裡?

今年三月初,立法院三讀通過了《數位發展部組織法》,確定行政院轄下將新增一個數位發展部以專責規劃國家的數位發展政策,最快將於7月時正式掛牌成立。這不但是台灣行政部門組織上的一大變革,也代表了政府對於台灣數位發展政策的重視。

解決台灣缺工問題 不應忽視中高齡族群勞動力

今年以來,「找不到人」是每個產業普遍的問題,也使得企業界對於開放外籍移工和培育技術人才的呼聲愈來愈高。不過,台灣社會在逐步進入高齡化的同時,也有愈來愈龐大的中高齡人口離開職場,對比日、韓等國的例子,台灣應該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善用這些資深勞動力了。

日幣持續貶值 對日本經濟究竟是好是壞?

本刊在前期文章(全球貨幣政策走向緊縮,後座力不容小覷)分析過美國聯準會升息可能的後續效應,但同樣是全球經濟大國的日本,卻持續堅持既有的貨幣寬鬆政策,今年以來也透過買入國債的方式持續向市場放出資金。問題是:這樣對日本經濟從疫情中復甦能有多少助益呢?

全球貨幣政策走向緊縮 後座力不容小覷

全球投資市場的資金派對,已經在今年宣告終結。由於美國聯準會(FED)已經確立升息的步調,更對外釋出縮減資產規模的具體計畫,意味著投機資金將在未來陸續回流美國。這對於各類投資、企業營運還有全球經濟,都將帶來巨大的影響。

量子科技專利布局:又是中國 No. 1?

看到此篇的標題,讀者可能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要加上一個問號?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