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亞利桑那州長快閃來台拜訪台積電總部 公司回應了

遺物找到更多證據 金賽綸昔遭威脅:賠償金秀賢《淚之女王》損失

傳「富察」遭祕密起訴 陸國台辦證實:已一審公開宣判

預售屋「小宅熱」成高房價幫兇?獨家數據:昔日住透天厝地區 為何瘋小宅?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圖片來源:黃明堂攝

【文.林綺薇、康陳剛】

住得像鳥籠卻搶破頭!《天下》從185萬筆實價登錄資料中,發現15坪以下預售屋比中古屋多了10倍,交易量佔比最高達六成。小宅爆買潮如何影響房價?最熱區竟不在台北,為什麼?

高雄前金區居冠,跟台積、鴻海有關

全台房子愈買愈小,根據台北市地政局定義,可使用面積小於15坪,就屬於「小宅」。《天下》透過數據發現,全台預售屋小宅交易量,3年來平均年增14%,快速成為市場主流。

進一步分析預售屋小宅分布區域,佔比最高縣市竟不是人口最稠密的大台北都會區,而是高雄市前金區,以佔比66%拿下第一。

台灣房屋高雄營運中心趨勢經理李家妮指出,前金因開發飽和,可用地也少,許多建商收購老屋拆除後蓋新建案,讓坪數跟著縮小。加上台積電、鴻海等科技大廠進駐高雄帶來工作機會,前金因為地理位置靠近、生活機能便利,吸引外來人口入住,讓該區小宅租、買需求都增加,房價也跟著上漲。

「不買會更貴」助長小宅熱

「坦白說,如果真的買得起,大家都想買大房子,誰會願意住鳥籠?」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直言,近年房價快速上漲,薪資上調速度卻緩慢,購買力追不上房價漲幅,讓多數人只能買小不買大。

其次,投資客搶進、自住客「FOMO」(Fear of Missing Out,害怕錯過)也推了小宅需求一把。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指出,「不買會更貴」是近來許多小資族積極搶進房市的心情寫照,因預算不高,低總價小宅自然成為首選。對於投資、置產族來說,小宅成本低,也有增值空間,是兼具投資彈性和報酬率的產品,讓小宅成為多方角逐的熱門標的,建商也一窩蜂搶著推出小宅建案。

薪水若跟不上,房子將愈縮愈小

在高房價時代,青年為了一圓買房夢,買進小宅似乎成了唯一出路。只是五臟俱全的小宅常是「樣樣有,但樣樣都妥協」,無形中影響生活品質。

居住品質隨高房價、小坪數而逐漸流失,許多人擔心,如果住宅面積持續縮小,會不會步入香港後塵,變成戶中有戶、房中還有房,四處盡是平均一戶不到4坪的「劏房」窘境?

「只要自住需求一直存在,房型一定會再縮小下去,除非未來大家薪資有很明顯地成長,」何世昌對於小宅化給出悲觀看法,「除了縮小以外也別無他法,購屋族必須妥協,你要買新房子,就只能縮得愈來愈小。」

不過他也強調,台灣離香港的情況還很遠,首先是台灣建築法規不允許劏房;二來台灣土地面積仍比香港大得多,不至於需要如此壓縮空間;最後則是銀行承作房貸時,只要權狀小於15坪就會認定為套房,房貸成數會從常見的八成降到僅有六成,這也是台灣小宅化現象的最後一道防線。

房價狂飆,逼得許多首購族只能犧牲居住空間和品質,換來一張晉升有殼蝸牛的入場券,只要收入依然追不上房價、甚至愈拉愈開,恐怕就很難見到小宅現象止步的那一天。

【延伸閱讀】

房價飆、狂炒作,新青安的錯?不動產專家:更嚴重問題出在無政府狀態

獨家調查》2024快速成長一百強揭曉!銀行憑什麼站上成長最快行業?

手搖飲、牛肉都可夾,台灣夾娃娃機再進化 如何讓產值創百億新高?

一夜破產、放棄MIT、手足離世,她如何走出「廢墟」人生打造新竹巨城傳奇?

特斯拉打臉反指標,驚人10連漲 還會漲嗎?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天下雜誌》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相關新聞

研究:當Google默默開始追蹤你的手機 如何阻止它?

全球最受歡迎網頁瀏覽器Google Chrome準備要在追蹤方面做出重大改變,用戶可望獲得「拒絕cookie」的提示,儘管這項新保護功能有一部分需要搭配私密瀏覽模式使用。

馬來西亞44萬名公務員「全面擁抱AI」 Google加持的計畫會讓大馬超前多少?

本月,馬來西亞政府宣佈該國公務員全面開始採用Google的AI工具,在寫文件、製作影片、開會紀錄、民眾回饋方面,可以節省多少時間?被期待轉型的公務員又必須具備什麼能力?

台灣獨角獸Appier買下法國新創!史上最大併購 看中什麼AI商機?

台灣AI軟體公司Appier宣布併購法國新創公司AdCreative.ai,「廣告生態系」的佈局逐漸成形。為何AI時代的科技公司,都急著用併購添軍火?

光陽油車走下寶座、電車才剛起步!三代柯勝峯全面接班 能扭轉亞軍危機?

光陽是蟬聯台灣機車市場22年的王者,2022年將寶座拱手讓給三陽,2024年市佔更跌破三成。

2025年被動收入攻略!3大玩法已過時 別再浪費時間

有些賺取被動收入的方法已經過時,努力了半天,成效卻很差,愈做愈心酸。反之,有些策略依然有效,根據趨勢調整,更能事半功倍。

台鐵漲票價補虧損和高鐵差多少 沒說清楚什麼事?

台鐵等了30年終於有機會漲價,票價漲幅約26.8%,北高自強號票價仍是千元有找。但於此同時,台鐵仍有沒說清楚未來營運具體的改善方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