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成立德國子公司 加速歐洲布局迎戰Deepseek

阿特曼昨天參加柏林工業大學人工智慧座談,在會中宣布將在慕尼黑成立辦公室。圖/法國新聞社
阿特曼昨天參加柏林工業大學人工智慧座談,在會中宣布將在慕尼黑成立辦公室。圖/法國新聞社

因應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DeepSeek競爭,美國AI巨頭OpenAI宣布在慕尼黑設立德國首座辦公室,加速歐洲布局,執行長阿特曼指出,德國是OpenAI在歐洲最大市場,另呼籲歐洲應積極應用AI,以免落後全球競爭。

阿特曼(Sam Altman)昨天參加柏林工業大學(TU Berlin)人工智慧(AI)座談,在會中宣布將在慕尼黑成立辦公室。

OpenAI聲明稿指出,過去1年ChatGPT在德國的使用者數量成長3倍,德國是OpenAI在歐洲最大市場,擁有最多ChatGPT付費用戶,以及大量應用程式介面(API)開發者,慕尼黑辦公室將於未來幾個月啟動,目前已公開招募工程師、公關、政府事務及產品行銷等職位。

阿特曼在座談會前表示,德國以技術和工業創新聞名,「透過在德國設立第1家辦公室,我們能幫助更多人、企業和機構,充分發揮(人工智慧)這項變革性技術的潛力並從中受益。」

根據OpenAI,目前已有多家德國企業與研究機構採用其技術,包括時尚電商Zalando、馬克思普朗克研究所(Max-Planck-Institut)及語言學習平台Babbel。

OpenAI在歐洲,包括布魯塞爾、都柏林、倫敦和巴黎都有辦公室。

德國聯邦外貿與投資署(GTAI)總經理赫爾曼(Robert Hermann)說明,OpenAI選在慕尼黑設立辦公室,突顯慕尼黑作為歐洲深度技術(Deep Tech)中心的重要性。

他也強調,歐盟已透過「人工智慧法」建立穩固的AI監管框架,在歐盟生產AI產品的企業能符合國際標準。

德國政府近年積極吸引AI產業投資,蘋果(Apple)、亞馬遜(Amazon)、谷歌(Google)、微軟(Microsoft)等都落腳慕尼黑,使它成為當前德國軟體重鎮,而人工智慧與數位創新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成為驅動軟體業增長的重要動能。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Startup detector報告,德國去年與AI應用相關的軟體新創企業數量,即在德國景氣低迷中逆勢增長,在新成立的企業中,有1/4與軟體相關,數量比2023年增長33%。

而當前持續深化在歐洲的布局OpenAI,同時面臨中國人工智慧新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挑戰,該公司產品採取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策略,與OpenAI採用的封閉式模式形成對比,使其在AI開發社群中獲得關注。

阿特曼在柏林工業大學的座談會上,被問及DeepSeek開源模型是否將改變市場時,他回應,「開源有其價值,世界上確實有它的空間。」而他下一站將前往巴黎,參加10日、11日舉行的法國AI高峰會,預計將面臨更多圍繞DeepSeek的相關提問。

ChatGPT DeepSeek OpenAI 德國 慕尼黑

延伸閱讀

DeepSeek危險了?「AI教母」出手 AI模型花不到50美元

入股DeepSeek 阿里傳砸10億美元取得10%股份

陸DeepSeek掀熱議卻面「偷用模型」指控 專家指可帶來2啟示

德國大選/下屆政府對大陸會更強硬?3組閣形式影響對華政策

相關新聞

因應川普貿易保護主義 中日韓將重開睽違5年經貿部長會議討論三國FTA

日本共同社報導,共同社14日從外交消息人士獲悉,日中韓三國正在協調3月29至30日在韓國首都首爾舉行經貿部長會議。而這次...

號稱地球上最聰明AI!馬斯克:18日推出全新聊天機器人Grok 3

彭博資訊報導,億萬富豪兼科技巨頭馬斯克15日宣布,旗下的人工智慧公司xAI即將推出最新一代AI聊天機器人Grok 3,並...

蘋果何時要將AI功能引進在中國的iPhone?據傳最快5月

蘋果公司正努力於今年中之前,讓在中國大陸的iPhone引進AI功能,加速這項需要調整軟體並大幅仰賴大陸合作夥伴的複雜任務...

日雜出特輯「向世界最強數位國家學習」 剖析4關鍵助台積電崛起

日本「日經商業」雜誌將推出特輯,報導台積電能夠在不到40年內崛起,成為美國大企業依賴的「最強台積電」,孕育出台積電的台灣...

川普施壓鮑爾 要Fed降息

美國聯準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昨決議利率維持在百分之四點二五至四點五不變、連二凍。美國總統川普隨後公...

賣的比車好!汽車大廠「自製香腸」年銷850萬根 還有零件編號

受到關稅、物價上漲、市場競爭等影響,福斯汽車(Volkswagen)2024年的銷量比2023年還低,但是旗下一項鮮為人知的產品銷量卻超越前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