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晃不停!凌晨連4震「最大規模5.4」嘉義阿里山也很搖

試委被提名人伊萬.納威 盼原民參加特考人數成長

立法院立委審查考試院考試委員被提名人伊萬•納威 Iwan Nawi(圖),請求說明資歷並質詢。聯合報記者許正宏/攝影
立法院立委審查考試院考試委員被提名人伊萬•納威 Iwan Nawi(圖),請求說明資歷並質詢。聯合報記者許正宏/攝影

考試委員被提名人伊萬.納威今天表示,若有機會連任考試委員,希望讓原住民參加特考的人數可以有所成長,也會推動各項政策與革新,提升國家文官專業能力素養,確保文官體制的健全與永續性。

考試院第13屆院長、副院長及考試委員任期今年8月31日屆滿,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第6條第2項規定,總統賴清德已提名前考試院副院長周弘憲出任第14屆考試院長、前考選部長許舒翔出任考試院副院長,以及7名考試委員。

立法院全院委員會今天審查考試委員被提名人伊萬.納威,國民黨立委楊瓊瓔、盧縣一、鄭天財,以及民進黨立委蘇巧慧、鍾佳濱、伍麗華,與台灣民眾黨立委麥玉珍登記詢問。

伊萬.納威為賽德克族,曾任國會助理、財團法人原住民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原住民族委員會政務副主委,以及第13屆考試委員。

伊萬.納威報告時提到,原住民族在整體文官結構中比例偏低,根據111年數據顯示,原住民族公務人員僅占全國公務人員人數1.84%,以致代表性不足,也有原民特考報考率及到考率逐年遞減、錄取率偏低、提缺逐年下降,以及不足額錄取等困境。

楊瓊瓔、蘇巧慧等人詢問時,均問到上述議題,並要伊萬.納威說明,包括過去幾年有做出哪些成績,或是有機會擔任考試委員,最想完成的任務為何。

伊萬.納威表示,她連結考試院三部會、原住民族委員會、教育部以及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等,建立「原住民族考試工作小組」並擔任召集人。另外,配合高普考試減科,原住民族考試科目同步減科,以及調整普通科目與專業科目成績的占比等。

伊萬.納威也指出,希望讓原住民參加特考的人數可以有所成長,她上一屆擔任試委時,有規畫要進入校園進行宣導或座談,但碰到疫情,如果有機會連任,她會繼續努力。

台灣民眾黨立委麥玉珍詢問時,關注未來新住民發展署設立下,新住民特考的可能樣貌等議題。

伊萬.納威回應,只要未來新住民發展署成立後,提出新住民行政類科,考試院就可以辦理相關考試,將來有機會的話,她會全力幫忙相關預備工作,讓考試能夠順利進行。

此外,有立委提原住民族委員會組織法第3條及第4條條文修正草案,修法重點包括原民會主委由山地原住民與平地原住民輪流擔任,原民會委員改為無給職,這也成為今天立委詢問題目之一。

針對是否強制輪流擔任,伊萬.納威說,應該不是那麼需要,因為原民會主委服務的對象是全國原住民。

至於是否改為無給職,伊萬.納威表示,尊重立法院的修法,但她認為如果在制度上遇到需要調整的地方,就進行調整,而族群委員的功能還是有的,可以幫原民會了解原住民在地方或原鄉需求。

原住民族 原民會主委 考試院

延伸閱讀

試委被提名人黃東益:打造考試院成智慧化人力資源機構

金山高中原住民藝術空間開幕 連結原鄉學習場域

青鳥宴經費來自族語獎勵金?原民會澄清未獨厚特定教會

揭原民會捐長老教會比例高 高金素梅:難怪有底氣辦桌罷免立委

相關新聞

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今起協商 部會文宣費擬全砍

朝野黨團今起密集協商今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藍白黨團鎖定部會文宣費大砍預算。國民黨團提案全數刪除各部會媒體文宣費,數發部...

賴總統勝選周年 在野批賴「承諾全跳票」

賴總統去年一月十三日當選,已滿一周年。在野昨批評,賴勝選當天許下六大承諾全數跳票。國民黨立委李彥秀直指賴總統讓台灣陷入無...

政院: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已報院 代理孕母確定脫鉤

「代理孕母」是否開放合法化,曾是2024大選的重要議題之一,不過衛福部於去年研訂「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時,仍在最後關頭宣...

揭黑熊學院投陸委會255萬標案 羅智強:愛台更愛新台幣

國民黨立委羅智強今日表示,黑熊學院不只領政府補助,還接政府標案,黑熊民防教育協會去年曾投標,陸委會255萬的「國際及兩岸...

大法官人事案連綠委都卡關 7被提名人全軍覆沒

立法院會今天上午進行司法院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案記名投票表決,司法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姚立明等7位被提名人全軍覆沒。值...

考試院人事案 在野封殺柯麗鈴

立法院昨日進行考試院人事同意權案投票,考試院正副院長被提名人周弘憲、許舒翔分別以五十九票、一一二張同意票過半,順利通過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