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新生暴增!竹科3000人移居頭份竹南 頭份國中連實驗室都沒了

美國確立出生公民權…源頭與這號人物有關 華裔當事人曾孫發聲

車窗故障暴怒痛扁兒?父猛朝後座揮拳 哭聲淒慘驚悚畫面曝光

台塑(1301)跌破2008年低點…四寶的黑暗時刻!達人:弱勢股碰不得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台股示意圖。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過去的一年中,記憶體及塑化產業面臨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這些行業不僅沒有顯示出財務上的盈利機會,反而出現了業績轉虧的跡象,令投資人感到擔憂。尤其在股價方面,這些產業的表現更是讓人瞠目結舌,股價均出現了腰斬的慘痛局面。

此外這些產業的財務表現並未呈現任何明顯的好轉跡象,也沒有出現轉虧為盈的契機,這進一步加深了市場的不確定性。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人的進場布局顯得尤為謹慎,因為沒有明確的獲利前景支持,進場的風險自然增加。更為嚴峻的是,一旦涉及到中國市場的競爭,情況更加復雜。中國市場以其激烈的價格競爭而聞名,這種殺價競爭往往會壓縮利潤空間,使得即使是大型企業也難以持續獲得穩定的盈利。對於投資人而言,這樣的市場環境更是一個巨大的紅旗,投資這類產業帶來的風險遠大於其潛在的回報。

台塑四寶股價壓力

台塑跌破08年低點!11/29台塑四寶中,僅剩南亞(1303)尚未跌破2008年金融海嘯時期的低點以外,其餘台塑化(6505)、台化(1326)、台塑(1301)等公司的股價已跌破2008年的最低點,今年股價幾乎腰斬。

碳權議題

台塑集團作為台灣排碳的大戶,面對外界對其碳排放的廣泛關注。透過與全球最大的碳揭露組織CDP(碳揭露計畫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的合作,台塑集團致力於提升其氣候變化透明度的評級。然而,即便通過投入AI技術和優化製程效率來降低碳排放,公司的股價仍然承受巨大壓力,反映出市場對於其長期盈利能力和環境策略的擔憂。

中國ECFA中止

應對中美角力、中國龐大新產與ECFA中止的威脅,台塑集團已制定全球銷售和產品轉型策略。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政策不確定性,尤其是在中國市場,台塑集團正在加速其在其他地區的布局,以減少對單一市場的依賴,同時提升產品的競爭力和市場多樣性。

◎本文獲「玩股網」授權轉載,原文:台塑跌破2008年低點!台塑四寶的黑暗時刻!弱勢股碰不得!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個人觀點與紀錄,而非建議。投資人申購前需自行評估風險,詳閱公開說明書,自負盈虧。

中國市場 南亞 台化 台塑 台塑化

延伸閱讀

昔罵00929「垃圾中的霸主」 清流君成先知?網曝2大投資鐵則

00918配息創新高0.84元…00919、00878都還只是維持! 達人:符合五條件的口袋名單

他曝「00929最大問題」:一年換股1次!被三方搞砸引發拋售潮

00909比特幣滿手將是下檔飆股?專家:28漲超過36元僅花兩周

相關新聞

聯電(2303)40元以下是撿鑽石機會?網不留情酸:要跟力積電(6770)黃金交叉了

業外轉投資損失的影響,聯電股價今日跳空開低,跌破40元關卡,最低觸及39.7元,創下兩年多來的新低。

力積電(6770)漲停不對勁?網曝陰謀論:主力配合消息面拉抬

業界傳出,力積電(6770)在AI製程關鍵中介層技術獲台積電(2330)認證,將協同台積電打入輝達、超微等AI巨頭供應鏈,20日股價跳空以漲停16.5元開出後鎖死,漲停及市價排隊買單超過4.4萬張,引發網友熱議。然而網友卻警覺「有點不對勁」,有人認為只是「短多」,推估是漲消息面,基本面尚未轉好,質疑「主力配合消息面拉抬,很多消息跟新聞都是主力釋放出來的」。

黃仁勳誇大陸員工離職率最低 苦主曝原因:老闆超級慣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19日一早離台後,午後飛抵北京,傍晚出席輝達北京分公司尾牙。他表示,很多人不知道輝達進入中國已有25年,而其中國員工流失率是全球最低的,每年離職率僅0.9%。PTT網友直言,「因為中國老闆超級慣,能進美商超爽的,我不是亂講的,我真的在軟體陸資待過,嚇壞」。

力積電(6770)擠身台積電供應鏈 網酸:可以等年底信黃董了

台積電(2330)衝刺AI市場,帶領本土晶圓代工廠一起大搶AI訂單,力積電(6770)打響第一砲。業界傳出,力積電在AI製程關鍵中介層技術獲台積電認證,將協同台積電打入輝達、超微等AI巨頭供應鏈,並攜手台積電完成開發四層晶圓堆疊(WoW)技術,現正邁入難度更高的六層晶圓堆疊。PTT網友直呼「真的可以等到年底相信黃董了」。

台股有在漲但為何很多人都無感? 專家曝原因:都是台積電(2330)貢獻的

台股明明就有在漲,為何很多台灣投資人都無感?

黃仁勳直言「台股創新高只是剛開始」! 網:老黃知道緯創(3231)股價委屈了?

「去年,台灣證券交易所創下歷史上最好年份之一,不過這只是開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