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文物月刊】何處堪託身─清蔣廷錫〈藤花山雀圖〉的繪畫風格及畫意解讀

清 康熙57年 蔣廷錫 仿宋人花鳥 冊 紫藤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 康熙57年 蔣廷錫 仿宋人花鳥 冊 紫藤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文│蘇雅芬(任職於書畫文獻處)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藤花山雀圖〉去年(2021)七月於本院「遺珠—大阪市立珍藏書畫」特展展出(註),描繪纏繞椿樹生長的,另有白頭翁、蘭花、靈芝及湖石等元素。畫作右下角款「臣蔣廷錫恭畫」,左上方有康熙皇帝御題唐代岑參(715-770)〈石上藤〉一詩。該作曾錄於《石渠寶笈》,後輾轉流出清宮,成為阿部房次郎(1868-1937)的收藏。

蔣廷錫,江蘇常熟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被薦為南書房行走,康熙四十二年(1703)進士,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在康熙朝,他是文藝才能隨侍皇帝身邊的「詞臣」,留下許多獻給皇帝的「臣字款」作品(即作品署名前有「臣」字)。〈藤花山雀圖〉是蔣廷錫(1669-1732)的大型立軸作品,構圖為文人畫常見的樹石相互依偎的圖像。繪畫中有工筆設色的花卉,也有強調寫意水墨趣味的溪流碎石,還有以惲壽平(1633-1690)沒骨技法為基礎(圖1),加強受光面明暗對比所畫的成串紫藤花,令人好奇這種混合不同技法的繪畫概念來源。

圖1 清 惲壽平 魚藻圖 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除此之外,〈藤花山雀圖〉所繪的花卉與鳥類皆在傳統繪畫和文學上具有象徵寓意,因此蔣廷錫呈獻這件作品給康熙皇帝想表達什麼呢?之後,〈藤花山雀圖〉幸運地獲得康熙皇帝題寫了一首唐詩,康熙皇帝藉由這首詩想傳遞什麼訊息呢?透過分析〈藤花山雀圖〉,可以注意到皇帝的題詩微妙地改變了畫作呈現的寓意,或許能藉由研究成果,延伸探討更多清初宮廷繪畫的製作脈絡及目的。

何處堪託身?康熙皇帝御題解讀

從書法風格來看,〈藤花山雀圖〉的康熙御筆與題蔣廷錫〈佛手寫生〉(圖2)的結字接近。由於〈佛手寫生〉的文本內容是皇帝在康熙五十四年(1715)夏天作於避暑山莊的御製詩,加上康熙皇帝所蓋的「體元主人」、「幾暇餘情」二鈐印大多出現在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三年(1711-1714)左右的御筆書法或御題作品上,故推測〈藤花山雀圖〉約作於康熙五十年至康熙五十四年之間。

圖2 清 蔣廷錫 佛手寫生 軸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康熙皇帝書寫的詩為唐代岑參〈石上藤〉:「石上生孤藤,弱蔓依石長。不逢高枝引,未得淩空上。何處堪托身,為君長萬丈。」此詩另收錄於康熙皇帝審定的《御定全唐詩》及命臣子編纂文集中。這首詩為何能重複入選官方文集,並被康熙皇帝特意題寫在畫作上,相當耐人尋味。

清代以前,「藤花」並不是常見的繪畫主題,且幾乎未見描繪紫藤花的作品。或許是因為紫藤攀爬樹木的意象在文學中被賦予負面形象,加上成串的紫藤花如何在繪畫中表現顏色變化亦有難度。因此直至惲壽平以沒骨法描繪紫藤,並將其比喻成繫在玉飾或印信上的紫色綬帶,賦予祝福子孫後代為高官顯爵的吉祥寓意,紫藤才逐漸成為常見的花卉畫題。(圖3)

圖3 清 蔣廷錫 寫生 冊 柏樹藤花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若在古畫中擴大尋找「藤花攀樹」的圖像,則可在宋徽宗(1082-1135)〈聽琴圖〉的背景中找到攀爬松樹的凌霄花,以此暗喻臣子依附於皇帝。如此看來,〈藤花山雀圖〉的畫作寓意,便能和康熙皇帝所題的〈石上藤〉結合。以蔣廷錫的仕途來看,他於康熙三十八年薦南書房行走,是康熙皇帝身邊的文職官員。康熙朝中期因編纂書籍之需,召進南書房入值的翰林人數逐漸增加。雖然仍須透過自己的努力獲得功名,但具有閱覽朝廷藏書資源及親近皇帝的優勢。蔣廷錫在薦南書房行走時僅舉順天鄉試,至康熙四十二年會試落第,但經皇帝詔以殿試後賜二甲進士,選庶吉士。原本未過會試的蔣廷錫,因康熙皇帝恩准獲得在翰林院學習的資格,拿到進內閣的門票,即是「逢高枝引」的最佳寫照。

〈藤花山雀〉所繪的靈芝、白頭翁及椿樹皆是具有長壽寓意的動植物,椿樹更是為男性長輩(特別是父親)祝壽的象徵。〈藤花山雀〉定年範圍,正好符合康熙皇帝六十歲大壽誕辰,及康熙五十二年三月開始由朝廷主導為皇帝慶生的「萬壽盛典」活動。蔣廷錫亦參與由清初六家「四王吳惲」之一的王原祁(1642-1715)負責編纂之《萬壽盛典初集》,想必也為慶祝活動大為出力。

放眼至當時康熙朝的政治狀況,康熙四十七年(1708)九月皇帝第一次廢黜太子,雖於隔年三月復立,後又於康熙五十一年十月廢黜。皇位繼承問題引發皇子鬥爭,並拉攏朝臣們結黨,成為康熙朝晚期政治不穩定的因素。〈石上藤〉最末二句「何處堪托身,為君長萬丈」,或許也隱含皇帝希望身邊親近的官員(特別是能看懂詩畫寓意的翰林)應專注於康熙皇帝身上,不要任意與皇子結黨的暗示。

註:

大阪市立美術館藏〈藤花山雀圖〉圖片見:國立故宮博物院展覽網站

本文摘錄自《故宮文物月刊》 468期3月號

加入 琅琅悅讀 Google News 按下追蹤,精選好文不漏接!
國立故宮博物院 紫藤花 美術館 閱讀專題

逛書店

延伸閱讀

專題/集合啦,武俠迷!琅琅金庸百年誕辰紀念專題一次看

被流量綁架的「社群時代」與現代心靈考──黃哲斌╳傅榆

文物闖進漫畫啦!認識台灣史前館:南科考古館與「人面陶偶」

你吃的是什麼烤鴨?北京與廣式烤鴨之間的3種差異

猜你喜歡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