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0:00 /
0:00
陳梅慧國道車禍死亡疑點多 保護「專家證人」法案還躺在行政院
曾協助「創意私房」追查虛擬幣金流的女分析師陳梅慧國道車禍身亡,疑點重重,最高檢下令新竹地檢署專案查明。陳女協助檢警辦案,其角色現無適當的法律保護,法務部草擬中的妨害司法公正罪,法案還躺在行政院。
協助司法人員調查案件的包括鑑定人、專業從業人員。鑑定人要受法官、檢察官囑託辦理刑事鑑定,專業從業人員則協助檢警破解案情,基本上是諮詢性質,陳梅慧屬於後者。
證人保護法對「汙點證人」有法律保護機制,不過,「證人」須親眼目睹見聞才適格,陳梅慧生前以技術參加辦案,與此無關。
刑法「妨害司法公正罪」立法意旨認為,為保護證人、鑑定人、專家證人、通譯得以在無任何外在影響下充分陳述,使司法權得以正當行使,對相關人員有「恐嚇」、「騷擾致人心生畏怖」、「行求、期約或交付賄賂或不正利益」的行為,可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30萬元以下罰金,不過,法案目前還在行政院審查。
司法案件外求鑑定協助辦案,實務上多有操作,不過,地方檢察署因經費拮据,通常是檢察官利用個人人脈向外求援尋求破案。
高雄市環保局南區資源回收廠2021年爆發貪汙案,有技工勾結電腦業者在過磅系統植入作弊程式,協助清運廠商「偷磅數」,事後再向業者拿回扣,不法獲利2億多元,此案即是檢警利用個人關係請電腦高手幫忙破案。
法界表示,陳梅慧身分敏感,應訊後剛好身亡,確實引發議論,類似陳女以專業角色參與犯罪偵查,如真的因辦案受威脅,在妨害司法公正罪立法前,只能以殺人、恐嚇、傷害等傳統罪名偵處。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