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凱道雨中「戰獨裁」25萬人與會 韓國瑜深夜發15字心聲

俄保留烏占領區成定局?川普晤澤倫斯基後 發文怒轟普亭:敷衍我

「歷史性會面」澤倫斯基與川普對話內容曝光 盼無條件停火

豬隊友下令「過年除夕拜到初九」供品堆成山!人妻怨煩躁

示意圖,與新聞人物無關。台灣人習慣於春節期間祭拜祈求好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示意圖,與新聞人物無關。台灣人習慣於春節期間祭拜祈求好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農曆春節期間,許多家庭依照傳統習俗,從除夕到正月初九皆需準備大量供品進行祭拜。然而,這項傳統也帶來不少困擾,部分民眾開始反思是否有調整的必要。

近日,一名人妻在臉書社團爆料公社上分享了自己的過年經歷,她表示,由於「豬隊友」老公的要求,家中從除夕至初九需連續祭拜,導致準備了許多水果、年糕、發糕與牲禮等供品。由於家中人口結構改變,許多食物無法即時消耗,尤其是糖果、水果和糕點,往往到了年後還吃不完,甚至需要冷凍存放,讓她感到困擾,直呼「東西堆到令人煩躁」。

該網友也提到,傳統觀念中,過年祭拜講求「豐盛」與「吉祥」,導致供品種類與數量不斷增加,然而,現代人的生活模式已經改變,是否仍需遵循過往習俗,值得社會討論。她也坦言,看到部分人選擇簡化祭拜流程,讓她開始羨慕是否能夠減少供品準備,讓過年變得更輕鬆。

其他人建議「他的三餐,就是這些食材,吃完之前不給他吃新的」、「辛苦了,叫你先生負責把所有東西吃完」。有共鳴的網友留言「去年我婆婆也是買了一堆三牲,除夕拜好的雞,因為我們、小孩都不愛吃,我放冷凍庫留著送給單親家庭的同事」、「我老公他姐夫還說拜拜不拜全雞就是對祖先不孝!我就問,吃不完永遠的沉睡在冰箱的雞肉,祖先就開心嗎?」

還有人說「我們有拜拜,但是煮的只有當天要吃的份量,也沒有多餘的水果,藉由神明的意思,來浪費食物糟蹋食物,很不可取,他們是拜習慣還是浪費糟蹋食物習慣了?」、「真的心誠則靈,凡事不要過度浪費」、「拜拜不吃的東西,可以捐出來給清寒家庭給他們過年溫飽,清冰箱又省電,又做公德」。

台灣的春節祭拜習俗源遠流長,家庭會在除夕夜進行「辭歲」儀式,準備三牲四果、發糕、糖果、年糕等供品,向祖先與神明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順遂。初一到初五,部分家庭也會持續祭拜財神、土地公或特定神明,而正月初九則是天公生(玉皇大帝誕辰),許多信仰道教的家庭會準備更豐盛的祭品。

不過,隨著現代生活方式改變,部分家庭選擇簡化祭祀儀式,例如以鮮花代替牲禮、減少供品種類,甚至有些人僅以心意象徵性祭拜。習俗的變遷是一種社會文化適應的過程,如何在保留傳統與實際需求之間取得平衡,仍值得大眾思考。

春節 蛇年 農曆過年

延伸閱讀

麥當勞什麼最經典?30年前「1小物」眾人陷回憶殺:每次去都要狂按

家庭主婦該要「零用錢」嗎?她坦言沒收入不踏實 網:自己賺較實際

客人也分等級?咖啡店白板寫奧客「黑名單」:令人不寒而慄

歐洲開心買名牌包 放飯店房內外出一趟竟消失…她嘆: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相關新聞

半數兒少 玩社群不懂數位足跡

兒少使用網路已是日常,但對數位足跡曝光的輕忽,導致被盜用身分、肉搜、騷擾、詐騙,甚至性私密影像外流等層出不窮。家扶基金會...

「平民版AirTag」日本大創開賣不到300元!網友開搶:會變抓猴神器

超平價的蘋果(Apple)藍牙追蹤器AirTag不到台幣300元?有人發現日本大創DAISO竟然推出了支援蘋果Find My功能的追蹤器「防止遺失Tag(電池式紛失防止タグ)」,一個價格只要日幣1100圓(約台幣251元),讓許多網友大呼想入手,安卓用戶也敲碗希望出安卓版。

醫師協助末期病人死亡 逾86%民眾支持

隨醫療進步,末期病人可用維生醫療延長生命,但許多病人受病痛折磨,不少民眾倡議安樂死立法,但各界意見分歧。台大公衛學院昨公...

今晚起有感轉涼!明天、周六天氣最差 北部低溫再探「1字頭」

未來1周天氣相當不穩定,中央氣象署預報員官欣平表示,受到鋒面和華南雲雨區接連不斷的影響,雖然有一天半空檔,但是預報上有不...

國光生技鬧鼠患 食藥署揪4缺失

國光生技擁有全國最大疫苗封裝量能,去年疾管署採購七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該公司占比逾四成,不過,潭子廠傳出重大違規事件,一...

產檢見胎兒肚子有巨大腫瘤、一周後心跳停止 名醫溫柔揭背後故事

婦產科名醫蘇怡寧日前在臉書分享,一名孕婦在20周產檢時,意外發現胎兒腹部出現巨大腫瘤,經進一步安排MRI與第二意見評估後,僅短短一周時間,再度回診時胎兒已無心跳。面對無常,蘇醫師以溫柔與專業陪伴媽媽走過這段艱難歷程,不少網友看了為之動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