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22:02槍聲響…賴政府首度執行死刑 法務部說明:黃麟凱已伏法

已槍決!法務部證實死囚黃麟凱伏法 晚間10時45分開記者會

講起美國廠 魏哲家:我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受盡各種訓練

黃耀輝/藍白扭轉失衡 綠營恩將仇報

在立法院開過六次審查會、兩場公聽會、一次考察會的充分討論之後,藍白立院黨團為主的財劃法修正草案,終於送出委員會,跨出了歷史的一大步。

藍白提出的版本,共同特色就是「先扭轉垂直失衡,再求水平公平」。國民黨版擬將中央和地方淨收入由目前的七十五%:廿五%,調整為凍省前的六:四;民眾黨版則將要求中央下放約二九○○億。兩者都對地方財政和地方自治有很大助益,可實現財政劃分的正義,並具有三大意義。

首先,就是在野黨以超黨派、去政治化的態度出發,回歸傳統價值。藍白把中央超拿的收入還給地方,雨露均霑的包括綠營的二都三縣。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版圖,隨定期選舉總會政黨輪替,在野黨將來如果回到中央執政,自須接受財源下放的結果。相對地,賴政府和民進黨不惜打臉過去下放財源的訴求或承諾,只知維護現在中央執政的既得利益,抵死都一毛不拔,極其短視自私而相形見鄙。

其次,扭轉垂直失衡,不只讓所有縣市的財源都大幅增加,而且明顯改善水平不均的問題。以藍版為例,就增加比例而言,縣市增加的比例都在兩倍以上,高於六都的增加不到一倍。增加三倍以上的包括綠營的屏、嘉兩縣。

就增加金額而言,離島縣增數十億,本島縣市增百億以上,農業縣增兩、三百億;六都大多增三百億以上。就人均金額而言,人口超過四百萬的新北市,理應分到最多,卻願讓利給離島縣,以致人均數最低;六都又低於十六縣市;離島三縣最高。在在可見超黨派力求水平公平的格局和高度。

第三,扭轉垂直失衡其實是把納稅人的血汗錢留在國內給國人使用,才是真正的福國利民,總比中央政府對外採購武器、外交機密預算,大把花數千億在國外好得多。

尤其,地方政府的民生基礎設施仍然嚴重不足。自來水普及率方面,台灣省十六縣市僅九成,屏東縣只有六十六%。天然氣普及率台灣省不到一半,嘉義縣才三%,台南市也僅十九%。公共汙水下水道普及率全國僅四十三%,台灣省僅十八%,好多縣低於五%。供高齡人口和學生使用的公車市占率大多數縣市低於三%。全台人行道普及率不到四成,非六都的比例更低。把中央集錢下放,必可顯著改善基層民眾的生活品質和福祉。中央不肯下放財源,豈不是將納稅人的血汗錢,寧予外人而不給同胞?

令人不齒的是,高雄市長陳其邁、台南市長黃偉哲,以及有意競選縣市長的綠委們,不但不感謝藍白立委扭轉垂直失衡,幫他們爭取到數百億的財源,有利於競逐地方首長的機會,竟還反過頭恩將仇報,在水平分配方面極盡挑撥分化之能事。

兩位綠營市長難道認定未來仕途僅限於入閣中央而已?以致於只知屈從黨和中央,甚過於愛市民?若認為藍白的地方財源增加較多,何不考慮轉戰並收復藍白執政縣市,進而坐享其成?綠委們難道忘了選票來自於地區民眾?為了孝順富爸爸的中央,刻意杯葛藍白的財劃法版本,是不想讓自己的選民分享到更多的財源嗎?口是心非,對得起生活品質欠佳的地方選民嗎?

(作者為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

藍白

延伸閱讀

2026縣長前哨戰 基層農會選舉開跑雲林未見綠營介入竟是這理由

花蓮藍營市代喊「統一是必然」 綠營批挑釁國家主權

勞部霸凌案「最可怕非謝宜容」 黃智賢:是縱容她的綠營官場

財劃法修正誰蓋軌道? 主計處:中央將難負擔

相關新聞

詹文男/演唱會經濟 點燃台灣熱力

好友老邱少年得志,雖事業有成,但總抱怨在家中之地位甚低,排名甚至在寵物之後。最近他喜孜孜的說,其在家中地位有回升。問他發...

黃耀輝/從中央假哭窮 看穿集體詐騙

賴總統元旦談話表示,期待朝野政黨能就「各自的」財劃法版本,「冷靜再思考」,讓人一頭霧水。

劉大年/因應全球投資政策新趨勢

外人投資對於經濟成長的效益無庸置疑,也是許多國家解決就業問題,振興經濟的主要途徑。所以過去各國的投資政策是以開放吸引外資...

黃齊元/面對川式交易 做好各種準備

川普還未上台,但已展現世界老大態勢,最近他表示美國應重新取回巴拿馬運河掌控權,這是當年美國前總統卡特簽訂條約還給巴拿馬的...

詹文男/朋友,你想逆齡嗎?

好友老張大學念理工,同班同學九成是男生,女生是少數民族。也因為跟這些女同學從年輕時就打打鬧鬧,有著相當的革命情感,因此出...

陳國樑/財劃修法後的地方財政紀律

根據三讀通過財劃法修正,按預算數概估,地方政府除六都與彰化縣外,其餘十五縣市獲配之中央財源(統籌分配稅款與一般性補助款合...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