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獨/演藝事業將止步?小S大女兒力拚哈佛 「世界名校3中2」血淚曝光

校長上班逛菜市場? 撞見家長遭問地震災情竟回「還沒進校」

黃齊元/從全球生態系看台灣出路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將透過晶片法案補貼,在二○三○年前打造兩座半導體聚落和多個先進封裝設施,避免台灣壟斷先進製程市場,台灣比鄰中國及中國侵略台灣的可能性令美國擔憂。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去年對裴洛西直言,美國認為花大錢就可搶進晶片製造業,未免太過天真。他認為台積電早就在台灣打造出半導體生態系,在美國生產晶圓會昂貴且徒勞無功,但美國官員很有信心的回應「敬請期待」。

美國有成功的機會嗎?沒有人敢說沒有!卅多年前台灣發展半導體產業,全世界沒人把台灣當成假想敵,然而今天台灣領先全球,因此這只是時間問題。美國是世界龍頭,擁有全球最大市場,還能糾眾打群架。

這對台灣言是短多長空,短期美國需要台灣技術和人才,長期美國將成雷蒙多所言「全球唯一每家公司都有能力製造先進晶片、具備研發和大量生產能力的國家」。台灣不能唱衰美國,但美國人可以;微軟創辦人蓋茲表示,美國無法永遠阻止中國獲得晶片,而且只會讓中國將大量時間和資金投入生產晶片。

當全世界最強大的兩國都要打造半導體產業鏈,且其中一個還要和台灣合作,台灣出路和戰略是什麼?值得深思。

台灣過去產業的成功模式是「垂直分工」,以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銷往全球,集中焦點於零件製造。但未來發展趨勢,將由「垂直分工」轉為「垂直整合」,從「全球水平分工」走向「區域水平整合」,台灣大部分企業缺乏規模、專業與資金因應新變局。

誠如張忠謀所言,全球化已死。未來經濟效率將被安全考量取代,分工合作不再,疊床架屋當道,短期雖有投資商機,長期形成資源浪費,發展很難持續。

關鍵在於生態系,誰能整合生態系,就可能成未來贏家,但現實是沒有永遠不墜生態系。九十年代中摩托羅拉、二千年初諾基亞、年中谷歌、十多年前三星,都曾盛極一時,但後來均經不起時間考驗。

近期微軟Open AI極可能顛覆谷歌搜尋引擎,特斯拉也可能藉電動車優勢推自家手機,到時整合其6G星鏈及太陽能基礎設施,不但挑戰蘋果,還可能衝擊電信和再生能源產業。

大陸華為打造萬物互聯6G生態系、百度發展AI、比亞迪整合電動車、電池及鋰礦,大基金則全力扶植半導體產業鏈,包括中芯和長江存儲,請問台灣產業要和這些生態系脫鉤,還是合作?

台灣是美國和西方世界的信任夥伴,可發展信任產業鏈,但這些都是中美地緣政治下的機會財,即使美國也不敢保證一定贏,因此積極施壓台灣動員備戰。國防工業是機會財、戰爭財,弔詭的是,它無法成為長期經濟成長引擎,產業愈好、台灣愈危險。

廿世紀初英國小說家康拉德的經典「黑暗之心」,描述西方民族主義的傲慢、霸道與殖民心態,後來被拍成電影「現代啟示錄」。台灣半導體就如同書中的非洲象牙,是西方爭奪對象。現在是台灣被利用價值最高時刻,但隨著中美技術能力逐漸成熟,台灣下一步在何處?

台灣現在啟示錄,是要了解地緣政治的現實與黑暗面,找到自己的方向,才能看見隧道盡頭的光明。

(作者為藍濤亞洲總裁兼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

延伸閱讀

張忠謀挺美政策 半導體業者:大陸比重下降就是台積電選擇

半導體供應鏈兩極化 張忠謀與米勒對談重點一次看

張忠謀:中國半導體技術落後台灣5、6年

美國晶片政策抗中 張忠謀說了兩次「支持」

相關新聞

詹文男/每月兩千元 打造AI超級助理群

最近好友老陳教授很感慨的說,過去找研究生助理不容易,而且還不敢交代太多工作,以免被叫「慣老闆」。現在他每個月僅花費不到兩...

黃耀輝/特別預算浮濫 政府卡死救命錢

四月三日花蓮發生近廿五年來最大的地震,造成重大災情與損失。蔡英文總統遲至一周後才到災區探視,民進黨則是哀事喜辦,趁災搗亂...

黃正忠/好聚好散的循環科技

美國商業周刊二○○五年曾做過一本以台灣為封面故事的專輯,主題是「為何台灣事關重大」,副標為「世界經濟不能沒有台灣,故台海...

陳國樑/打仗的錢從哪裡來?

打仗的錢從哪裡來?在「國防經濟」學門,對於戰爭財源之取得,有相當深入的討論,以下試舉其犖犖大者。

詹文男/收集EMBA與注意力經濟

現代人熱衷學習,尤其是進修EMBA。好友老張前些日子跟筆者說,有次餐敘遇到一位產業界人士,提起他進修的歷程,讓老張驚駭不已...

徐遵慈/橫亙台灣印度經貿的三道關卡

南亞大國印度是蔡英文總統推動新南向政策下的重點國家,八年來雙邊關係推展不易,直至最近始明顯升級加溫,兩國合作邁入新高點,...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