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檢方避重就輕 林秉樞案偵結留下重重謎團

檢方在過年前、羈押期限未屆滿前,急著偵結林秉樞案,攤開公布的起訴、不起訴內容,林秉樞不只對高嘉瑜施暴、至少還利用其他私密照片逼迫兩名女性從事非法行為,把數十萬存款竄改為數千萬傳給特定人的行為,背後目的何在,檢方一句沒有足夠證據就不了了之,是不願查還是無法查,徒給社會大眾留下更多謎團。
高嘉瑜去年十二月一日上午在立法院議場前的記者會上,不只表示被施暴後第一時間非常驚恐、不知所措,更直指林男「有很多網軍可以發動」,以此威脅她。林秉樞當初被質疑旗下有網軍的疑慮不只一樁、資金來源更有諸多說不清楚之處,但檢方結案後,對此卻是避重就輕。
林秉樞案爆發後,外界才知道他的神通廣大,從綠營派系領導人、跨派系立委、到文化界、商界大老,都有與他往來的紀錄。即使如曾被牽扯與林秉樞有過交集的民進黨立委所言,林秉樞是有計畫地接近政治人物,但從資金來源到林秉樞為何要變造存款紀錄,檢方則完全聽信林秉樞的說詞,認定他財產來源來自父母,欠缺洗錢證據。
從檢方列出的證據資料顯示,林秉樞指示友人變造他還有數千萬存款紀錄,除用簡訊傳給父親外,還用LINE傳給特定女性友人,至於這些女子的身分、林秉樞為何需要製造假存款紀錄,背後原因卻留給外界更多問號。
本案從偵辦過程中,包括首次搜索不完全、讓林秉樞在移送、收押後都還能對外發聲,已讓外界質疑檢方是否限縮偵查範圍、不願積極追查真相,如今偵結,果然如同陳明文留在高鐵上的三百萬疑雲一樣,再度留給外界滿滿疑惑。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