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估中國疫情恐醫療崩潰 曝解封條件:開放國外疫苗
中國大陸近期疫情再起,強勢封控引發抗爭,全世界都在關注。台大公衛流病與預醫所教授陳秀熙的研究團隊成員林庭瑀指出,最近發表於《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顯示,中國此波流行高峰將有1億多人確診,150萬人死亡,中國此波流行高峰重症病床需求量是100萬床,遠高於中國可負擔的6.4萬床,病床供不應求將持續一個半月。中國若要解封,勢必要啟用非中國製疫苗如mRNA疫苗與次世代疫苗、提高疫苗施打率和抗病毒藥物使用率,才有可能讓醫療負擔低於臨界值。
林庭瑀表示,中國過去2年實施嚴格清零政策,過去並無大波流行,整體社會沒有獲得自然免疫保護力,加上中國只使用國產疫苗,拒絕進口外國mRNA疫苗,疫苗保護力多半已失效。但是清零政策已嚴重影響民生經濟,無法持續,無法避免大規模流行,人口眾多下,一般病床及加護病床都將無法負荷。
林庭瑀指出,中國疫情持續向外擴散、疫情症狀確診個案持續上升,但無症狀感染者則在近一周有下降趨勢,可能原因是北京、廣州、重慶、珠海等流行地區開始呼籲民眾「非必要不做核酸」,並持續撤除檢測站,這也是大家走過的路,因為大流行時需要把資源投入中重症。
根據最近發表於《Nature Medicine》的最新研究,林庭瑀指出,中國疫情可能在6個月內衝破1億人感染大關,推估死亡人數可能高達150萬人,疫情高峰時重症加護病床將供不應求,需求高達100萬床,但中國僅能負擔6.4萬,需求是供給的15倍。此研究建議,中國若要解封,應開始使用非本國疫苗、提高疫苗施打率和抗病毒藥物使用率,才有可能讓醫療負擔低於臨界值。
陳秀熙表示,中國就算蓋方艙醫院,也僅能可以彌補一部分醫療量能,脆弱族群如老人和兒童,仍面臨極大威脅。這部分唯一解方就是中國需要面對疫苗供應的問題,在等待疫苗過程中,也要能以抗病毒藥物來減低重症死亡。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