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女作家 艾諾獲諾貝爾文學獎

八十二歲法國作家安妮.艾諾(Annie Ernaux)六日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及獎金一千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二千九百萬元),是首度獲頒文學獎的法國女性作家。諾貝爾委員會在頌詞中盛讚其作品「充滿勇氣與冷靜的洞察,刻畫個人回憶中的根源、疏離與集體限制」。
作品回顧剖析人生
艾諾得知獲獎後表示:「這是極大的榮譽也是極大的責任。」
英文譯本享譽國際
艾諾的小說處女作是一九七四年的「空衣櫥」,但直到二○○八年出版「歲月」,二○一七年翻譯成英文版,才開始享譽國際文壇,擁有大批讀者和師法者,獲得評審特別點名。
艾諾曾說自己是「她自己的民族學家」,而非小說家,其作品濃厚的自傳色彩亦如是說。她經常引用法國作家普魯斯特的名作「追憶似水年華」,也受法國社會學大師布迪厄影響甚深:以近乎暴力的方式追求真相,也被視為法國思想家盧梭的傳人。
她寫作生涯的前半段,無法勇敢面對前半生中的種種不堪,包含父親突如其來的暴力,她與母親時而緊張時而沉默的關係,性愛初體驗及非法墮胎的過去。
書寫墮胎改編電影
直到一九九七年的「恥辱」和二○○○年的半自傳小說「記憶無非徹底看透的一切」,艾諾才分別寫出父親曾一度要殺死母親的那個駭人周日午後,後者以第一人稱描述一九六○年代年輕女學生的非法墮胎經過,被改編成電影「正發生」在台灣上映,曾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追憶事過境遷半世紀後,直到今日,一切似乎仍正在發生。到這個階段,艾諾終於能坦然面對所有人生,不論是告解或攻擊,嫉妒或痛苦。
艾諾出生於諾曼第的伊沃托鎮,雙親胼手胝足,好不容易開了家複合式雜貨咖啡店維持生計。她曾就讀魯昂─諾曼第大學及波爾多大學,取得教師資格,當過中學教師。
語言是利刃劃開想像
她形容語言就是把利刃,劃開想像的面紗;而寫作是一種政治行為,讓人睜開眼看見社會的不平等。
一九八七年的作品「一個女人的故事」以母親為主角,艾諾遊走在小說、社會學與歷史學間的敘事手法,強烈傳達對於母親的崇敬,在艱困的生活中依舊維持尊嚴。
二○○八年她出版「歲月」,首度以第三人稱寫作,生動反映一個女人及她所處社會的變遷,諾委會盛讚此為傑作,充分展現「時間」在寫作上的力量。
她和兒子共同執導的紀錄片「超棒的八年」今年五月在坎城影展放映,這部由無聲家庭影片剪輯成的一小時影片,搭配她親自配音的不間斷旁白,以另一種形式回顧了作品與人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