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機車擦撞YouBike!女騎士倒地…慘遭後方遊覽車輾斃

南韓YTR饒河夜市買「2水果400元」!粉絲怒罵坑殺 老闆娘回應了

誰家小孩?台中傳小學生「坐斑馬線上」等紅綠燈 網友驚嚇:太危險

【專家之眼】哭哭主委怎麼變安靜了?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聯合報資料照片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右)。聯合報資料照片

一向高調批評中國大陸的農委會,只要一有農業爭議,主委陳吉仲就會召開記者會痛斥,並發表新聞稿,就連確診在居家照護時,都不忘以視訊舉行記者會,怒嗆大陸禁石斑魚輸入做法不符國際規範,不排除到WTO申訴。可是此次大陸透過WTO管道,要求改善我農產品等貿易壁壘,陳主委卻一反常態,而選擇噤聲。

中國大陸為全球農產品主要生產國,也是重要出口國,根據大陸農業農村部的統計,2022年大陸農產品出口金額逼近千億美金(982.6億美金),2021年全球排名第五,僅次於美國、荷蘭、巴西與德國。

兩岸之間距離短,許多農產品具有高度的互補性,理論上台灣從大陸進口農產品的金額應該很可觀,然2022年與2021年進口額僅13.7與13.2億美元,雖然列我第二大進口國,但其金額不及第一名的美國的46.7億美元的三分之一。其金額更不及於我亞洲鄰國,2021年中國大陸農產品出口至香港105.57億美元;日本102.69億美元;越南54.4億美元;韓國53.02億美元;泰國46.35億美元;馬來西亞42.44億美元;菲律賓25.57億美元等。

蔡政府對美國與大陸產品採取極端的差別待遇,肉品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國幾乎開放所有美國肉品進口,僅限制有安全疑慮的含萊克多巴胺的豬肉,美國指責我設定貿易壁壘,蔡英文總統、陳吉仲與經濟部長王美花等全力為萊豬辯護,稱掃除貿易障礙,台美BTA指日可待,如今萊豬已開放一年多了,BTA仍是幻影。

相對而言,我可謂是全面封殺大陸家畜與家禽,翻開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的「大陸物品不准許輸入項目彙總表」可知,活牛、豬、山羊、雞、鴨、鵝等;生鮮或冷藏各部位的牛肉、豬肉、山羊肉、雞肉、鴨肉、鵝肉與其內臟等,禁止輸入的肉類項目高達356項。

禁止大陸的水果類也相當廣泛,如香蕉、葡萄、番石榴、鳳梨、蓮霧、梅子、酪梨、芒果、鮮橙、檸檬、西瓜、木瓜、蘋果、荔枝、桂圓、楊桃、釋迦、蜜棗、火龍果與紅毛丹等57項都在禁止之列。

管制外國農產品的主要目的,在於保護國內農業,惟觀察前述限制項目,不乏台灣根本沒有生產(如紅毛丹)或是產量極少的水果(如蘋果);或是台灣競爭力極強的水果,例如釋迦、蓮霧、鳳梨、番石榴、蜜棗等品質佳,根本無庸保護,實無限制的必要。另外在蔬菜、漁產品、植物與相關食品也都有類似的作法,顯示這樣的規範不僅牴觸WTO的規定,且多數的限制已過度保護。若進入WTO爭端解決程序,我方必敗無疑。

無怪乎,甫在公開場合哽咽的陳主委,過去動輒就高調指責大陸,此時卻突然龜縮,無法回應北京當局的指控。

農委會 陳吉仲

延伸閱讀

【專家之眼】於供應鏈重組的「友岸外包」談貿易公平化

中美貿易戰讓人民幣不香了?台商投資版圖變動 棄陸轉攻這市場

大陸首季GDP增長4.5% 經濟回升基礎尚不牢固

陸提貿易壁壘調查 鄭文燦:WTO架構下協商是最好方式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為何新政府首應廢除新青安方案?

新政府即將啟動,準閣揆卓榮泰日前表示,將以年輕人最在意的政策為施政重點,而「居住正義」高居首位。而當前影響房市最巨的政策...

【專家之眼】呷人夠夠!當沖降稅還有臉提「三延」?

2016年國際資本市場黑天鵝充斥,全球股市狂瀉,我國也不例外,台股冷颼颼,量能創15年來新低。當時行政院長林全裁示,為振...

【專家之眼】90天賞味:進口鮮奶也能算鮮奶?

近期有一位號稱是知識型網紅的「石總監」,在YouTube、IG、FB與抖音等網路平台上,大力推薦全聯販賣的紐西蘭進口鮮乳...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