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紅麴危機!百年「小林製藥」2商品台人超熟悉 「它」更成旅客掃貨清單

肇因成謎?寶林茶室粿條檢體全採陰 王必勝揭疑點:仍高度懷疑粿條

【專家之眼】陳吉仲廉價的眼淚

農委會可望升格為農業部,陳吉仲被認為可能成為首任部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農委會可望升格為農業部,陳吉仲被認為可能成為首任部長。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為農委會可望升格為農業部,在鏡頭前激昂落淚,讓人印象深刻。諷刺的是,面對台灣缺蛋、豬價暴漲、出口受挫、農地流失、糧食安全等農業慘狀,準農業部陳部長卻置若罔聞。

根據媒體報導,10日立法院審查《農業部組織法》草案時,陳吉仲主委不禁哽咽,激動到無法言語,最後表示,「參與這個歷史時刻真的很光榮」。並在會中細數過去參與農民運動的種種,彷彿國民黨執政時期的農業改革(如稻米保價收購、農民健康保險、農業組織選舉等)都是他的功勞。接著提到民進黨執政後,農委會年度預算由2016年的1200億元,已經激增至1800-1900億元,農委會照顧農民不是只是象徵性,而是讓農村更適合居住,以及扭轉氣候變遷和長期發展對農業的不公等影響,未來升格農業部,更要幫助農民和國土永續,因而內心激動。

惟我國最高農業主管機關負責人描述的農業美好現狀,似乎與現實相距甚遠。在國內的農產品產銷方面,不斷發生嚴重的失衡現象,缺雞、缺鴨、缺蛋、缺豬等問題,尤其是雞蛋短缺問題最為嚴峻,即使補貼大量外國雞蛋進口,仍無法緩解該問題,甚至明年都可能持續短缺。

另外,在農產品出口方面,一再出現檢疫與品質缺失,引發中國大陸暫停鳳梨、釋迦、蓮霧、石斑魚等主力出口產品進口,造成農產出口惡化,農民所得驟減。陳主委不思如何解決檢疫疑義,反指責大陸政治操作,揚言向WTO提出申訴,至今卻只提出毫無效果的「關切」,而非啟動「爭端解決機制」。後來以「民主鳳梨」之名,將鳳梨銷往日本,仍多次被日本海關驗出害蟲與黑心等問題;輸美的蝴蝶蘭也被檢出雜草遭退櫃;銷往紐西蘭的荔枝及芒果,也被該國發現東方果實蠅的幼蟲,而一度禁止我國荔枝及芒果進口,間接證實我國農產品檢疫確實有其漏洞。

至於陳主委宣稱的永續國土保護方面,農地工廠數量持續增加,也未依《工廠管理輔導法》規定停止供電、供水與拆除;農地大量被用來種電,優良農地不斷消失,並讓農地破碎化,置糧食安全於不顧。

由上可知,農委會執政無能,讓我國農業發展陷入困境,但搞政治可一點都不手軟,開創1450之先,每年編列大量的宣傳費用,今年度相關預算已經大增至1億6959.5萬。在萊豬爭議上,中華民國的農委會主委積極為美國豬肉安全性辯護,若不是說中文,大家聽其內容還以為是美國農業部長的談話。

行政院版的《農業部組織法》草案,與現行的農委會組織與功能幾無差異,對解決目前台灣農業困境毫無助益,陳吉仲廉價的眼淚無法掩飾執政缺失。與其處心積慮大演無意義的政治戲碼,還不如將心力用來真正關心農業問題。

農地工廠 農委會 農民 陳吉仲

延伸閱讀

影/再談國內缺蛋 陳吉仲坦言:這1、2年還跟不上需求

被稱可能首任農業部長 陳吉仲:總統、院長職權

陳吉仲稱「明年也可能缺蛋」 藍轟下台:之前都騙全民

蘇貞昌邀「自己人」吃火鍋談缺蛋問題? 陳吉仲回應了

相關新聞

【專家之眼】借、掏、跑三部曲—始亂終棄的渣男基金

有一個政府單位,以收支自主為基礎成立,目的在「燒錢」;但成立後,收入沒有實現,只好舉債度日。在借到頂、借到滿後,開始每年...

【專家之眼】政客無能挑起戰端 豈能徵稅理應賠償

兩岸情勢緊張,衝突危機升溫之際,國家安全局長蔡明彥面對政府研擬開徵戰爭稅以籌措軍費傳聞,對外公開透露確實曾經研議此項課題...

【專家之眼】日本失落30年的心病:不願出清風險

在上一篇文章《可惜!日本得了過度肥胖症》一文中,我提到,日本患了過度肥胖症、血管老化、內有寄生蟲,外有傷口滲血,正是因為這樣的身體,所以,日本的經濟,30多年了,一直起不來。 日本的過度肥胖症就

【專家之眼】本屆大陸人大會議的特色

大陸每年一度的中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政治協商會議,也就是所謂的兩會,已於日前閉幕,其中政協是參政議政的機關,而全國人大才是大陸最高的權力機關,而此次人大會議確實也呈現出一些與以往不同的特色,值得關注。

【專家之眼】攔阻金門劉五店航道清淤之得失算計

自從2月14日金門海域發生執法意外案件,迄今為止雙方為解決爭議,經過多輪對話仍未突破僵局。2月24日大陸廈門港務局正式宣告,將要展開劉五店航道清淤抽砂作業;此事很快就成為雙方較勁斡旋籌碼。 但就

【專家之眼】日本若是哥吉拉 台灣連小鹿斑比都不如

日本防衛廳前官房長柳澤協二3月5日應邀來台演講,表示他不苟同「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觀點;他的結論更是對台灣的一個警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