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耀輝/健保只剩大漲保費這招嗎?
全民健保自一○六年起發生約一百億元虧損,今年將虧損近七百億,以致明年安全準備僅剩二百多億,僅足支應十天的給付。健保會今天將審議明年健保費率調漲方案,最初版是調高至百分之五點五,調幅達百分之十八;但僅能支撐三年,民國一一三年還要再調漲百分之九,等於未來四年保費調漲將近三成,且費率達百分之六點一將超過法定上限,還須修改健保法。後來傳出百分之五點一七或百分之五點四七的較低版本,恐怕都撐不到兩年。
新冠疫情持續嚴峻,已對民生經濟產生廣泛影響,健保大漲保費,又將對一般家庭、企業和政府產生不小衝擊,是蔡總統第二任第一個要面對的社會保險難題,接下來還要設法拆解六年內將破產的勞保核彈。衛福部必須在收、支兩面都有重大突破的改革,才能化解民眾疑慮或反彈。
健保實施二十五年來,一○六、一○九年支出成長率達百分之五點六、百分之五點二創下最高紀錄,一○七、一○八年也有百分之四點四、百分之四點七,協商一一○年度的醫療給付總額時仍訂出百分之四點四的成長率,均超過其他年份,即可知支出面問題失控,讓民眾難以接受保費大漲。
民眾要問的是,政府在健保支出方面真的已經盡了節流之能事嗎?例如投資健康、預防勝於治療、改善醫療品質等政策,屬於疾病管制、食藥管理或國民健康等機關單位之職責,本來就應以公務預算支應,並非健保給付範圍,衛福部不應把所有醫療、健康相關支出都攬到健保,因為健保的核心是保險,不是健康或醫療。健保法也明訂「為促進預防醫學、落實轉診制度,並提升醫療品質與醫病關係,應訂定家庭責任醫師制度」,衛福部應先檢討家醫制度為何成效不彰,以致健保支出失控,調漲保費才不會心虛。
再就保險精神而言,健保在於避免傷病造成經濟風險,重大傷病的龐大醫療支出才會造成一般家庭經濟困難,也才需健保給付;但小病如感冒等應可排除在健保給付範圍。因此,全民健保回歸到「保大病,不保小病」正軌,才是當前急務,也必可大幅減少健保支出,並讓嚴重過勞的醫護人員,在市場機制下提供小病的醫事服務,獲得合理酬勞。如果不做此類重大改革,健保問題沒完沒了。
此外,任何有助改善健保財務的開源方案,除了擴大費基,以家戶總所得為基礎的保費等方案之外,都不應輕言放棄。例如進口萊豬,帶來食安風險,傷害國人健康並衍生醫療成本,最終仍需全民健保承擔,部分健保會委員基於「代位求償」,參考菸品課徵健康福利捐的作法,建議開徵「食安健康捐」,頗有見地。未料衛福部長陳時中,竟以走路不小心撞到、打架等也有類似風險為例,酸說是否也要多繳健康捐?輕率地拒絕善意建議,不但引喻失義,跟他積極為美國萊豬辯護一樣自失立場。盼望陳部長回歸專業,對健保做出突破性的改革,才是促進全民健康與福祉。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