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啟銘/新南向不如轉北向(上)
新南向政策是二○一六年蔡英文參與總統大選時主要政策之一,執政之後,立即在總統府成立新南向辦公室積極推動。不久該項任務改由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負責政策協調及執行工作。政策內容包括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區域鏈結四大面向,但經貿拓展和區域整合是其重中之重。
迄今四年多,政府每年投下龐大預算和人力,政策執行成果卻極其有限,有些政策項目毫無進展,有些則是不進反退。
先就經貿拓展來說,馬政府時代新南向十八國占我出口比重於二○○七至二○一五年間從百分之十七點六提升到百分之廿一點一,貿易順差則從一○三億美元增加到二二一億美元。反觀蔡政府新南向政策執行以來,新南向國家占我出口比重卻從百分之廿一點一萎縮到去年(二○一九)的百分之十九點二,貿易順差則從二二一億美元掉到一四五億美元,可謂每下愈況。
再看區域整合方面,馬政府時代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順利和十八國之中的新加坡、紐西蘭簽署經濟合作協定,蔡政府近四年半來卻未見成果。
新南向政策之所以成效不彰有幾項主客觀原因,其一是政策涵蓋面太廣,缺乏重點聚焦,不僅對象太多包括十八個國家,各國在政治、宗教、文化、社會、經濟等各方面歧異甚大,工作項目也包山包海,例如資源共享面向就包括醫療、文化、觀光、科技、農業等,而其涉及的相關主管機關就高達十九個部會。
如此龐大複雜的推動工作竟然僅由一個從「經濟部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改個名字提升位階的臨時任務編組來負責,有如小孩開坦克車,明擺著就是不期不待有何重大成果。
其次是新南向十八國絕大多數和大陸經貿方面有著密切關係,尤其東協十國和大陸簽有自由貿易協定。於二○○○年大陸僅占東協十國出口比重百分之三點八,二○一○年增為百分之十點八,去年更提升到百分之十三點九,大陸成為其主要市場;進口方面大陸占比則從百分之五點○、百分之十三點三升至百分之廿一點二,亦是主要進口來源。
蔡政府執政以來對大陸採對立政策,近兩年敵對嚴峻態勢升高,更墊高我方與該等國家推動區域整合的障礙。
此外,新南向十八國除少數先進國家如紐、澳、星等外,絕大多數在基礎建設、供應鏈、物流、人力、政策措施、政府效能和廉潔度等投資經商環境方面均亟待改善,令台商裹足不前。近三年來台商投資仍集中在熟悉的越南,其次是新加坡和泰國,未有顯著改變。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