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素養題是啥?老師當成應用題

【110學測】
一○八課綱強調素養導向,國家教育研究院推動「素養導向試題研發人才培訓計畫」,培訓教師研發素養試題,但根據學員學習自我評估,學員僅能從「外行」素人提升成「理解素養導向試題研發」的人,短時間難成「內行」的出題專家。有師培教授也說,不少老師誤把「素養題」出成「應用題」,不了解素養內涵。
一名在國中教數學的教務主任說,素養強調與生活的連結,但就他在學校觀察,目前僅兩、三成教師具備出素養題的能力,一來素養題需要多人討論,才能顧及多面向,二來學生考試不能帶計算機,若要出生活化考題又不能偏離現實,需限定多元條件,才不會讓數字「太醜」。
他也提到,國中模擬考剛結束,考題出現新冠肺炎口罩分配題,非複雜計算題,多數學生還是答錯,學生仍需加強閱讀力;另名高中自然科教師則說,若教師仍抱持傳統教學模式,強調背誦、記憶、題庫,這些老師又怎會進行素養命題?
國教院助理研究員吳正新發現,「素養導向試題研發人才培訓計畫」經四次課程命題講解、實作與討論後,學員普遍能了解何謂素養導向試題、命題方式、修題方式,但多數學員也自認自己研發的素養題考慮面向不夠完備、或試題仍偏向低層次的問題等。
曾訪談第一線教師的彰化師範大學師培中心教授劉世雄說,有太多教師參與研習後,當下雖能清楚出題原則,但不見得能應用在自己的教學現場,研習後也沒有人互動交流,因而似懂非懂。
劉世雄也提到,有些教師只是把題目增加情境,「比如去文具店買鉛筆、橡皮擦,總額花多少?」這勉強只能說是應用題。若是素養計算題,應要是拿文具DM入題,九十元可買多少?購買後可找多少錢?不會有標準答案,題目頂多給方向;若是素養選擇題,四選項都要是能分析解決問題的策略,但只有一項正解。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