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晃不停!凌晨連4震「最大規模5.4」嘉義阿里山也很搖

退休金靠自己! 中經院:ETF 投資比重升、季配型最人氣

中華經濟研究院調查發現,為準備退休金,運用ETF進行投資理財的比重持續增長。示意圖/ingimage
中華經濟研究院調查發現,為準備退休金,運用ETF進行投資理財的比重持續增長。示意圖/ingimage

根據中華經濟研究院6日發布「國人安心樂活享退調查」顯示,已退休族群、未退休族群理想可安心退休存款分別是1,057萬元、1,348萬元,但距離可安心退休存款的缺口,則分別達371萬元、1,024萬元。此外,調查還發現,受訪者不論是否退休,為準備退休金,運用ETF進行投資理財的比重持續增長,不過雖然月配型ETF受到關注,但多數仍以季配型ETF為主。

中經院第三研究所長黃勢璋提醒,無論已退休族群、未退休族群,皆有相當高比例擔心退休面臨通膨、負利率或投資風險讓退休金變薄,已退休族群占31.6%、未退休族群擔心的比例更高,達48.4%。

該份調查進一步發現,根據2017~2024年調查結果顯示,未退休族群運用ETF的投資比例,從1.96%大幅擴增至55.7%,而已退休族群則是從1.44%上升到38%。

若再依照不同年齡層的ETF投資比重來看,隨著數位金融平台和投資教育的普及,年輕族群在ETF投資比重的成長最高,不僅反映出年輕人對ETF產品的接受度廣,亦表示年輕世代對於多樣化、低成本和高流動性投資選擇的偏好,更加深在ETF投資產品的成長。

調查還發現,配息型ETF的投資熱度持續升溫,高達86.13%的受訪者表示曾購買這類投資產品,尤其季配型ETF以50.73%占比居首,月配型占比25.12%則位居第二,顯示市場提供配息產品的選擇性不斷地多元普及,具備固定收益及穩定靈活現金流特性的ETF相當受到投資人喜好。

此外,調查也發現,國人仰賴政府退休金的程度略為降低,根據過去的「國人安心樂活享退」問卷調查結果,不論是已退休或未退休的國人,多數仍相當依賴「政府退休金」作為退休後的收入來源。其中,在已退休族群方面,政府退休金是主要收入來源占比59.6%,其次則分別為個人儲蓄占比44.5%,與投資收入占比28.8%。

在未退休族群方面,主要收入來源則為個人儲蓄占比62.7%,其次則分別為政府退休金占比53.5%,以及投資收入占比 53%。

不過,調查發現,在退休金的理想目標與實際累積方面,不論受訪者是否退休,皆顯示國人對於退休財務的規劃與現實存有明顯差距。

在已退休族群方面,相較於理想可安心退休的存款1,057萬元,受訪者平均實際累積的存款686萬元,兩者僅差距371萬元;然而,在未退休族群方面,理想可安心退休的存款為1,348萬元,平均實際累積的存款324萬元,兩者缺口高達1,024萬元。

黃勢璋表示,隨著國人對於財務規劃的需求日益增加,建議國人應及早進行個人理財投資計劃,降低對政府退休金的依賴,以擴展退休後擁有更豐裕的財務保障。

退休金

延伸閱讀

00922價差+高股息「全都要」!價格親民…小資族存股、規劃退休金的核心配置

藍盼別再砍公務員退休金 綠堅持現制不改

《「我是有錢人」迷思760》退休後持續領錢,又能繼續讓錢長大的神操作!

退休公務員離世配偶頂多領一半退休金 藍委指不合理

相關新聞

三個「窮人特徵」…沒時間觀念、過於關心他人、精緻窮! 阿格力:趕緊改掉

時間就是金錢,假設...花時間去排隊為了省錢,但省下來的錢可能都省不到基本薪資;尤其有些人還去代排,假設領個一兩千,可能跟基本薪資算換起來也沒有比較賺。

出社會14年…32歲存款900多萬!資產「3部分組合」曝光:工作儲蓄約288萬

目前淨資產九百多帳上獲利150+150萬這幾年領的股利,14年總投入本金約六百多,當累積到一定的本金跟張數,現金流會更有感!每一步的努力都是在對未來奠定基礎。

朋友想買房直言「蛋白區」壓力還好! 板橋平民女驚:竟然是大直或內湖?

信義區俏千金的世界,果然不是我這個板橋平民女所能窺探的。

吵架要如何贏? 達人教戰別急於自證:開口心法以「你」取代「我」

吵架要怎麼贏,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是千萬不要拚命「自證」,尤其是被他人誣陷時。

父母真正的愛…不是幫小孩贊助留學、付買房頭期款!小車:是顧好身體跟存養老金

父母真正的愛,不是將錢花在讓孩子比拚物質、大秀才藝、贊助留學、幫他付買房頭期款,把錢留給自己,存有餘裕的養老金,並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是對子女最大的恩賜。

0風險…每月爽領4111塊利息、每人皆適用有1770元! 2025年無腦存款懶人包

投資有賺有賠,股利是左手換右手,錢錢放銀行這「利息」可是多生出來的。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