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千禧世代更感日常支出變難 台灣青年增加儲蓄

渣打集團網路調查結果指出,新冠肺炎疫情顛覆全球個人消費與儲蓄習慣 ,在各年齡層中,以25至44歲的千禧世代所受到的衝擊程度最甚。調查數據顯示,41%的全球千禧世代認為疫情發生後,管理日常支出的難度變高,並有35%的千禧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內增加借貸。
渣打的調查涵蓋全球12個市場1萬2,000位年滿18歲的受訪者,調查計畫分為三階段,依序探討消費者在疫情過後的收入、消費與財富管理觀念,繼先前發布的兩波報告後,本次調查則聚焦在疫情過後,全球消費者日常理財習慣的轉變。
調查發現,儘管疫情對千禧世代的衝擊最大,但千禧世代也是各年齡層中對財務狀況最有信心的族群。以台灣而言,52%的千禧世代認為疫情讓日常收支平衡更為困難,但仍有71%的千禧世代認為自己的財務現狀尚在掌控中。
也有49%的台灣千禧世代認為,即使目前受到疫情衝擊,仍有自信將來可達成自身財務目標,而使用記帳軟體等數位理財工具,有助維持財務穩定。而45歲以上的受訪者僅有34%認為自己有信心達成未來的財務目標。
調查結果指出,在這波疫情衝擊下,千禧世代比其他年齡層的受訪者更積極地追尋長期財務目標。27%的台灣千禧世代正為未來的龐大支出計畫(例如買車或購屋)而進行儲蓄,另外有41%的台灣千禧世代為了將來的退休生活而增加儲蓄;反觀45歲以上的台灣受訪者,僅有22%正為退休而儲蓄。
此外,為了達成財務目標,26%的台灣千禧世代希望能更妥善地追蹤支出跟規劃預算,其中有29%受訪者在疫情過後已開始使用新的理財工具或記帳app等;另外有44%受訪者計畫在未來三年內開始使用。
相比於45歲以上的族群,台灣千禧世代對於數位金融服務的接受度也較高,有32%的千禧受訪者正使用數位銀行或網銀服務,另外有29%擁有數位帳戶,有28%則曾使用智能客服或機器人理財等創新金融服務來協助管理財務。
渣打銀行優先理財暨分行通路管理處處長王開平表示,千禧世代不僅逐漸主宰全球消費市場,也將是支撐經濟發展的主力。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