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晴朗熱爆高溫飆35度以上 吳德榮:周五轉冬天至少溼冷3天

一句武統 風聲鶴唳 國人開啟「自我言論審查」

當對方不是Mr. Right或Miss Right…分手是一種選擇 還是一個失敗?

許多人對分手這件事都有所謂的「失敗」感,認為分手代表著愛情失敗、人生失敗、自己失敗。然而,分手其實不是一個失敗,而是一個選擇。 示意圖/Ingimage
許多人對分手這件事都有所謂的「失敗」感,認為分手代表著愛情失敗、人生失敗、自己失敗。然而,分手其實不是一個失敗,而是一個選擇。 示意圖/Ingimage

作者:陳惠婷(諮商心理師

分手快樂,祝你快樂,你可以找到更好的……」

許多人對分手這件事都有所謂的「失敗」感,認為分手代表著愛情失敗、人生失敗、自己失敗。然而,分手其實不是一個失敗,而是一個選擇。

在愛情裡,我們總是期待可以找到一個長久的伴侶,但有時候這個期望可能不符合現實,並不是每一對伴侶都可以成為對方的Mr. RightMiss Right

當你們發現大部份的相處時間裡,痛苦大過於快樂,互相攻擊的話語已經多過於甜言蜜語,彼此間愛的存款已被無數的猜疑給取代。或許分手是一個選項。它可以讓彼此有機會去尋找適合自己的伴侶和生活方式,而不是繼續留在一段不幸的關係中。

不論你是因為什麼樣的原因而決定要結束一段感情,它都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過程,需要很大的勇氣來面對。對許多人來說,這可能是一個情感上的創傷,需要時間來恢復。但這並沒有所謂的對錯,也不代表是一個失敗,相反的,它或許是一個機會,一個學習、成長和重新發現自己的機會。將注意力轉移到自己身上,嘗試去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從而更好地探索未來的道路。

在面對分不分手的抉擇時,或許你會出現很多矛盾和掙扎的情緒和感覺。比如,害怕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擔心自己會遇到更差的人;同時也會因為失去曾經深愛的人而感到痛苦和失落。此外,還可能會出現焦慮、恐懼、沮喪、憂鬱等負面情緒,以及身體上的疲備和不適。這些情緒和感覺是正常的,但需要適當的應對方法來度過這個難關。

1. 給自己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來面對和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可以通過向朋友傾訴、寫日記、運動等方式來紓解壓力和情緒。

2. 探索新的興趣和愛好,將重心回到自己的身上,重新找到自我,以建立自信心和價值感。

3. 重新建立社交生活,花些時間去結交新的朋友,並參加一些社交活動以克服孤獨感,並擴展社交圈子。

4. 尋求專業幫助,如果情感創傷過於嚴重,可以考慮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的專業幫助,以更好地處理情感問題,並走出陰霾。

最後,我想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是分手,也不代表你們之間的愛情沒有意義。你們曾經一起經歷了許多美好的時光,這些回憶永遠都會是你們心中的珍寶。這這些回憶成為你們在未來走向幸褔的力量,也讓它成為你們兩人之間永恆的紀念。

(本文經《擁抱心理心理諮商所》授權,原文出處「分手是一種選擇,還是一個失敗?」,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Miss Right Mr. Right 伴侶 分手 失敗

延伸閱讀

原本忠誠的另一半忽然劈腿…「認知失調」會讓人以為:可能是我哪裡不好

逾8成女性受過職場性騷擾…如何判斷?心理師:請相信「自己的直覺」

什麼是性外遇?有性別上的差異嗎?心理師:修復從誠實開始

新的一年如何與過去道別?從《葬送的芙莉蓮》看跨年的告別與期待

相關新聞

霸凌是什麼?被霸凌怎麼辦?一文看6大霸凌種類、有哪些後遺症?

被霸凌怎麼辦?孩子在學校遭受霸凌問題該如何處理?校園霸凌不應該被忽視,本文將說明被霸凌徵召有哪些,並解析被霸凌後遺症問題,同時分享父母應該如何幫助被霸凌者走出陰霾,帶你解決被霸凌走不出來的問題!

當生活圍繞在螢幕之前 為什麼我們會對手機如此依賴?

當我近期更有意識地想減少手機使用時,有更多新的覺察產生。例如:才剛放下手機,下一秒腦中突然閃過:「Line會不會有新的訊息?」如果是以前,我可能早就不自覺拿起手機,確認之後發現沒有新通知,又不自覺順手點開Facebook。

誤會大了!?佛洛伊德說的「我」竟然不是我們以為的那個「我」?

這裡所討論的,是我在《超越快感原則》(1920g)一書中開啟了某些思路之後的進一步發展,並且,我在其中已註明,我的態度是乃是一種良性的好奇。

「自我責備」的聲音導致拖延 「罪惡感」是關鍵

我好爛哦……時間都快來不及了,卻還一直停在同一頁,昨天就應該多寫一點的……好後悔,我昨天到底在幹嘛啊,有人都已經要寫完了,就我一個人還在拖拖拉拉。也是啦,能力比其他人差的話,就應該要多花一點時間……每次都這樣,我沒救了吧,一定不會有人想跟我這種又懶又廢的人共事吧,我到底為什麼會這樣?

過去真的不能改變了嗎?其實你是放不下那個舊的自己

過去的自己習慣緊緊的抓著那些痛苦與記憶,因為那是讓我們感到熟悉的,甚至成為我們身份認同的一部分,即使那讓我們感到不舒服。就像即使原本舊的衣服已經不合身了,但是因為種種因素,我們仍捨不得把它丟掉。這也就是俗稱的「不舒服的舒適圈」。

關上心門的獨行者:解讀逃避依戀者的心理歷程、風格形成

依戀(Attachment),有習慣在接觸心理學的讀者們可能對這個概念並不陌生,這個概念近幾年來被廣泛的用來解釋親密關係的互動,今天我們要來談談不安全依戀中的「逃避依戀」(Avoidant Attachment)。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