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示警遠距教學恐影響注意力 籲家長應變改善

受疫情影響,中、彰、投等縣市停止實體上課,維持遠距教學至暑假,但專家示警,長期使用3C產品恐影響注意力、口語溝通及人際互動,甚至依賴成癮產生負面情緒,建議家長應提前預防應變,若已有負面行為狀況可就醫尋求專業協助。
南投醫院職能治療師柯孟蓁指出,有研究發現兒童在觀看電視、使用3C產品的時間越長,其注意力不足、分心及過動現象越明顯。且當照顧者越依賴3C產品,也易影響到孩童使用3C產品的使用方式,很可能使孩童有負面的情緒行為產生。
此外,長期使用3C產品遠距教學除造成注意力問題,也使得群體生活、與他人交談互動的時間大幅減少,進而影響兒童口語表達溝通與社會人際互動的表現,甚至造成沉迷網路、3C成癮等狀況,柯孟蓁建議家長可透過4個方法預防應變。
柯表示,首先,照顧者及兒童皆須有正確使用3C產品的觀念,照顧者尤為重要,須了解3C產品對自己與孩童可能的影響及優缺點,指導或給予兒童及青少年正確的3C使用規範,適時中斷使用時間要求休息,較能避免3C產品依賴與成癮。
再來就是,照顧者若時間允許,建議盡可能陪著孩童使用3C產品,進而知道孩童在使用上課及遊戲的狀況,並過程中及時導正使用方式;第三就是,建立3C產品使用時間表,如課表班安排可使用3C時段,並嚴格執行時間表的排程。
最後也最重要的最後一步,就是提供孩童適當的休閒娛樂活動,柯孟蓁說,疫情期間較不適合出遊,照顧者可使用桌遊、美術勞作摺紙等實體益智遊戲或靜態活動,讓孩童在遊戲之餘加強練習注意力持續度、手眼協調、動作計畫等能力。
若空間允許的話,還可以讓孩童從事粗大動作的遊戲與活動,如到跳繩、攀爬等活動,除了可以練習動作的控制,還能增加肌耐力。
南投醫院也提醒,若照顧者有發現孩童已有注意力不集中、常常分心或常有負面情緒行為的表現,切勿輕忽,建議應至復健科尋求專業醫師評估孩童的狀況,如果有需要應及早介入治療,以改善孩童的負面行為與狀況。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