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團籲中小學暫停實體課 教育部:因地制宜較務實

本土COVID-19疫情持續,有教團呼籲全國中小學統一暫停實體課。教育部今天表示,先前已提供學校彈性作法,因應疫情調整授課方式,各縣市因地制宜是比較務實的方式。
國內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持續,立法院法制局日前提出研究報告,建議高中以下學校宜評估直接停課至5月底或學期末的可行性,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徒增染疫風險並減少師生困擾。
全國高級中等學校教育產業工會今天也發布新聞稿指出,有鑑於確診人數持續攀高,混成教學亂象百出,呼籲教育部讓各縣市實施全校遠距教學,疫情最高峰的2週,高中應暫停2至3週實體課;國教行動聯盟也發布新聞稿,呼籲教育部儘速宣布全面停止高中以下學校的實體課程,待疫情趨緩再恢復。
教育部主任秘書廖興國今天在國中會考防疫措施說明記者會中表示,5月8日發布調整後的校園實施授課方式,以「確診個案」為核心,並以暴露風險高低實施防疫假、暫停實體課程等措施,以及取消全校暫停實體課程的規定。
廖興國舉例,例如教職員工確診人數增加,導致課務運作發生困難,學校可採取遠距教學等方式調整授課;家長如基於防疫目的,為子女向學校請假,學校也可審酌個案,從寬認定防疫假,不納入出缺席紀錄,也不扣減學業成績。
對於教團呼籲高中以下學校全面暫停實體課,廖興國指出,先前公布的調整授課方式,已提供學校因應疫情的彈性作法,由於各縣市疫情狀況不同,因地制宜是比較務實的處理方式,若全國統一停課,有些縣市疫情並不像雙北那麼嚴重,可能影響到學生受教權益。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