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孩子很有錢?」他見國高中生拿蘋果筆電去星巴克 網曝1現象造成

原PO發現不少國高中生都會聚集在咖啡廳,並且拿著平板、筆電等3C產品,讓他好奇現在的孩子是否越來越有錢? 示意圖/ingimage
原PO發現不少國高中生都會聚集在咖啡廳,並且拿著平板、筆電等3C產品,讓他好奇現在的孩子是否越來越有錢? 示意圖/ingimage

3C產品越來越普及,幾乎每人都會同時擁有手機、筆電平板等產品,有一名網友發現在咖啡廳可以看到不少國高中生拿著平板、筆電,就連吃飯也是花錢不手軟,讓他相當訝異「現在學生是越來越有錢了嗎?」

原PO在PTT發文表示,常在路易莎、星巴克等知名咖啡廳,看到不少國高中生會三五好友拿著平板、蘋果筆電等3C產品聚在一起,出去外面吃飯也都是選擇SUKIYA、藏壽司等餐廳,去健身房更是毫不猶豫就辦會員,讓他看了非常驚訝。

原PO說自己大學畢業出社會工作才敢去這些餐廳,3C產品也是後來賺錢才買的,學生時期就算要運動健身就只能去學校或運動中心,因此看到現在學生的情況,讓他忍不住驚嘆,「天啊!台灣人其實越來越有錢了吧…窮得只剩下我」。

不少人也認同現在多數家庭都相當富裕,「能這樣生的子女,通常都是在家境相對好的家庭」、「有錢的父母才敢生」、「00後誰爸媽沒買房敢生小孩?」、「會去那些地方消費的小孩,本來有錢的比例就高啊」、「父母有錢+1。沒錢都不敢生,物競天擇」、「爸媽有錢啊,不知道他們都拿附卡的嗎?買什麼直接刷」。

還有網友認為是因為現在少子化關係,小孩的資源也就更多,「爸媽有錢,且8年級開始大多獨生子女」、「少子化大勝利,資產是累積的,未來小孩子只會越來越有錢」、「認真覺得台灣人有錢的很多,小孩越來越少,所以養得更精緻吧」、「就父母有錢啊,生一個兩個,生兩三個平分掉資源了」、「現在獨生子女一狗票,家裡十幾個長輩就只需要疼這隻小孩,你覺得這小孩的資源會少?」

少子化 平板 星巴克 筆電

延伸閱讀

出爾反爾!答應小孩參加畢旅突反悔不給去 父母嫌貴:以前才2千元

台南百年老校也不敵少子化 今歡送最後一名畢業生將停辦

路易莎上季獲利成長 明年重新申請上市櫃⋯年底進軍美國、埃及「力拚營收新高」

她咖啡廳佔位如自家連低消都省了 網歪樓批穿睡衣出門

相關新聞

70歲老婦嗆「廢掉博愛座」: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近期台北捷運發生多起博愛座衝突,甚至有老人因上班族不讓位而大打出手,引發是否廢除博愛座爭議再起。一名70歲的老婦人直言,應該廢止博愛座,「不該讓一些老不死的在那邊張牙舞爪」,怒酸「老人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窮人孩子難翻身? 她列理由引過來人共鳴:真的很痛苦

羊水真是人生分水嶺?一名女網友在Dcard以「窮人的孩子難翻身」為題,分享臉書粉絲專頁「The Rich Mindset 富人思維」整理的四點,表示看完心有戚戚焉,第三點更是中肯,貼文發布後引發網友熱議。

點外送忘記買購物袋 她愧疚多給100元小費被男友酸「浪費錢」

外送小費應該給多少?一名女網友在Dcard發文抱怨,近日使用外送平台叫了生活用品卻忘記加購袋子,第一位外送員接單後疑似因為不好拿而取消,第二位外送員卻客氣表示沒關係,愧疚的她最終給了100元當做小費表達謝意,男友得知後卻酸不如給他讓他去買,氣得原PO說「聽到整個火起來」,也好奇問網友應該給多少才合理。

全聯、家樂福各有擁護者 網友曝4大差異:異國商品找這家

全聯超市因門市遍布全台、商品齊全,一直是許多人心中的日常採買首選。近日有網友分享,住家附近10分鐘步行範圍內,同時有全聯與家樂福,但他近期偏好去家樂福更多,並列出4大原因,引發熱烈討論。

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可行嗎?」 過來人曝心得:前三個月較痛苦

高鐵速度快,對於住家、公司分別在不同縣市的人來說,搭高鐵通勤似乎是最省時的方法。有一名網友發文透露自己每天搭高鐵通勤台北-竹北,上下班時乘客太多太擠,讓他覺得沒有任何生活品質。貼文引起討論,還有過來人分享經驗,直言「痛苦只有前三個月,之後習慣就好」。

考到駕照不敢上路怎麼克服? 過來人力推1方法:超級有用

拿到駕照後,敢不敢上路就是一個大問題。有一名女網友透露自己考到駕照已經10年多了,但曾因為開車不小心A到,讓她開始產生恐懼,也就越來越不敢再上路了,但她認為有駕照卻不會開車實在浪費,因此想問大家該怎麼克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