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說好的通電話呢?英媒曝普亭「在向商業領袖演講」、川普發文抱怨1事

幸運兒是你嗎?大樂透1.94億元頭獎一人獨得 開在這縣市

挑戰寒流等級!今晚更強冷空氣南下 「這時最冷」低溫下探9度

女搭捷運坐博愛座補眠…阿嬤無影腳踹醒要求讓位 遭回踢再嗆「去死」

大眾運輸上的博愛座常常引發讓位紛爭。聯合報系資料照
大眾運輸上的博愛座常常引發讓位紛爭。聯合報系資料照

又見博愛座讓座衝突事件。一名女網友搭乘捷運,因連續3天未睡飽,上車後看到博愛座有空位,就坐下來補眠。沒多久,被一名阿嬤踢醒,嗆聲要求讓座,女網友請阿嬤好好說,不要動手動腳的,卻又被再踢一腳,於是女網友以減輕力道方式回踢阿嬤一腳,讓她感受被人踢的滋味,沒想到竟被嗆「你去死啦!」,令她超傻眼。

一名女網友在「Threads」分享搭捷運遇到的傻眼事件,她表示,因連續3天沒睡飽,看到博愛座有空位就坐下來休息補眠。沒多久卻被一名阿嬤用力踢了一腳,還大聲說:都不會讓座喔」,原PO被嚇醒後,好聲跟阿嬤說:「請用說的,不要動手動腳。」結果又被補了一腳。

原PO頓時傻眼,思考兩秒後,生氣的踢了回去,問阿嬤:「所以我也可以這樣踢你嗎?」原PO強調自己有減少一半的力道,只是想讓阿嬤也感受一下被人踢的滋味,沒想到阿嬤直接回嗆:「你去死啦!」

阿嬤的態度讓同車的乘客都看不下去,指責阿嬤不該踢人,「你怎麼知道人家沒有身體不舒服?」阿嬤仍不甘示弱的說:「我撥她腳而已」。原PO表示,後來旁邊的人願意讓座給阿嬤,阿嬤卻說:「我不要坐」。

原PO強調,博愛座並非只供老人坐,而是一種優先禮讓的概念,不應該被強制讓座,更不該以「踢人」的方式爭奪座位。她表示平常看到老弱婦孺都會主動讓座,但這名阿嬤的行為反而讓她更不願意讓座。質疑阿嬤踢人的力道那麼大,看起來也很健康,「你真的需要博愛座嗎?」

貼文曝光,許多人留言安慰原PO,「辛苦你了,身體不舒服還被打擾」、「大支持妳!有需要可以講而不是用強制的」、「相信設置博愛座的初衷是提倡禮讓給更有需要的人,但現在似乎變成許多老人家用來道德綁架的藉口」、「希望可以取消博愛座」。

另有人表示:「發現現在的社會是沒有這麼尊重老人」,人都會老,希望大家能換個角度看此事。對此,網友回應,「可以禮貌詢問,有禮貌是不分年齡的」、「別人主動讓座是別人的美德,有美德≠有讀心術,自己有需要就主動禮貌詢問」、「博愛座是給需要的乘客,大家都定義給老年人。我在日本讓位給乘客(感覺七、八十歲),沒人理我,好尷尬」。

博愛座 捷運 讓座

延伸閱讀

翹腳還踩座椅!她曝搭捷運最討厭4種人 全場共鳴一行為最失態

外國人推嬰兒車搭北捷被讓位 他轟小孩搶博愛座反挨批:不懂「孺」嗎?

年輕女坐博愛座遭阿伯長棒狂戳逼讓座拒就範 他後續舉動惹網怒

該讓嗎?搭新幹線遇小孩哭鬧 母求她仍不肯讓出「花錢買的指定席」

相關新聞

歐洲車、名牌包都不算!他列「真富人」5特徵 網狂點頭:有錢是低調

身邊的人誰深藏不露?一名網友在Dcard上分享「辨識真的有錢人」的方法,聲明其實很多特徵不一定很昂貴,只是多數普通人不太會撥預算在上面,表示有錢人就是喜歡花錢在「不是刀口上」的地方。貼文曝光後網友大讚「難得有比較符合現實的描述」。

在六福村撿到2300元…遊客半年後接到電話 全場大讚:好感UP

一名網友分享,近期接到六福村的來電,告知去年8月曾在水樂園撿到2300元,因超過半年沒人認領,詢問是否要捐出去?讓他大讚「園區有認真看待失物歸屬一事」。貼文一出後,引起廣大網友熱議。

牙醫拿針戳牙肉稱「幫助拔牙」 事後取不出讓他奔大醫院手術

許多人對「看牙醫」有恐懼,拔牙是不少民眾的惡夢。日前有位網友表示,他哥哥突然牙齒很痛,醫生看完認為要拔智齒,並還沒等麻醉未發揮作用,就開始拔牙,拿了一根針說會幫助拔智齒,結果後來居然「沒有把針拿出來」,讓原PO驚呼「我哥看完牙齒,發現針還插在臉裡面」。

影分身之術?「柯文哲」路邊喝牛肉湯 萬人稱奇:少一動作不像

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仍因京華城案被羈押中,台北地院預計20日將首度提訊他進行準備程序庭。不過近日有網友目睹「他」坐在路邊喝牛肉湯,仔細一看才知道並非本人,但相似度因為太高,掀起網友熱烈討論。

花錢還得求讓位?忠實乘客怨台鐵「印度化」:超難擠進車廂

台鐵紀律差?一名網友在Dcard曝光照片,可以看見台鐵車廂內人滿為患的擠在走道,明明有提早訂票還是會遇到差點上不了車、被佔位的情形。車子是自強號走道卻塞滿刷悠遊卡、買站票的旅客,花錢受罪的他忍不住大喊「都給我乖乖去搭區間車」。

罕見白色蓮霧!他買回家被說像「巨大牙齒」 網一看:回不去了

台灣水果種類豐富,一年四季都能嚐到各式水果。一名網友分享發現一種白色蓮霧,外觀如白玉相當漂亮,買回去後卻被親友說像巨型的牙齒,引起網友好奇此種蓮霧的味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